笔者从近日出台的《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中获悉,我省执行“十二五”规划两年半以来,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基本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按照《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十二五”过半,陕西“期中考”成绩如何?笔者从报告中挑选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纲要》共提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五大类33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21项。从实施情况看,预计有27项指标可以完成或提前完成预期目标,占全部指标的81.8%,6项指标较难完成,占全部指标的18.2%。
12项约束性指标均可完成规划目标。其中,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4项指标已经提前完成目标,其他指标可以如期完成。
预期性指标中有15项可以完成规划目标,进出口贸易总额、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R&D)、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等6项指标难以完成规划目标。
规划规定到2015年,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3万元、8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4%和15%。
截至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85%,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73%,超额完成规划目标。201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22%,低于4.5%的规划目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06.33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53.1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0734元和5763元,分占规划目标的35.23%和42.57%,2011、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3.69‰和3.88‰,低于6‰的规划目标,以上指标均可完成规划目标。
民生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率先”,率先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全覆盖,率先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医改经验被誉为中国的“陕西样本”……
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万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达3950亿元,年均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五年累计完成7万亿元,年均增长20%;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五年累计完成9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额为五年累计完成185亿美元,年均增长20%。
“十二五”前两年,我省生产总值已实现年均增长13.4%,高于规划目标1.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增长1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4.7%,高于规划目标7.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增长7.3%,可以完成规划目标。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215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41.74%,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41.8%和38.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两项指标可以完成规划目标。
两年来,陕西经济总量由“十一五”末排名全国第17位位次前移至第16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1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4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4.9%和18.5%,高于同期经济增速。“陕西速度”、“陕西效率”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规划提出到2015年,工业增长达9000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为55%;城镇化率为57%;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旅游业总收入为25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为42%和38.8%。
2012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完成6847.41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51.53%,今年上半年完成3422.78亿元,增长13%。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1.2%,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50.02%,年均提高2.1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46%,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32%,可以完成规划目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达到34.7%和22.2%。 (陈杨)
西安高新区一隅(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