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楠)在我省21个产业集群中,石油天然气及化工、煤及煤化工、食品、有色金属、电力、汽车等6个产业集群已达千亿规模。这是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兰建文在11月8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
自2009年3月,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以来,我省不断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在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时期,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进行了非能源产业的布局和培育,使得我省工业经济在能源价格低迷时期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省21个产业集群实现产值约15215亿元。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已经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据悉,除了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外,我省冶金、软件服务、航空、重型装备、电子通信设备等5个产业集群达到500亿级规模。航天、风电装备、输配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医药、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迅速,规模分别达到120—350亿元,盐化工、机床工具、工程机械、陕北能化装备等产业集群仍在进一步培育,将尽快达到百亿规模。
兰建文表示,下一步省工信厅将加快构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打造新型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