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

中国改革路线图

2023年09月03日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从那时起,共产党在每届三中全会上,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了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也正因此,在中国的政治语汇中,“三中全会”几乎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经济体制 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权力下放,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价格体系 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降低农用工业品价格。

农业问题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并在1981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经济体制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指出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重点转到中期和长期的计划上来。

国有企业 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价格体系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提高部分产品和原料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倒挂。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日至30日)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经济体制 改革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国有企业 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试点和发展企业集团试点;通过建立在国家宏观控制下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价格体系 放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

数据见证发展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

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价格体系 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加速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

市场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金融体制 央行开展国债买卖,调控手段市场化;发展商业性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

财税体制 中央与地方事权分税制,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建立政府公共预算。

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分配制度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社会保障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土地政策 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制定土地承包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所有制结构 在积极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事,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流通体制 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市场设施建设,健全市场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国有企业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放宽垄断行业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

价格体系 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产权制度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金融体制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推进利率市场化,放宽对跨境资本的限制,建设创业板企业。

财税体制 改革出口退税制度。城镇建设税改革,开征物业税,赋予地方税政管理权,改革预算编制制度。

土地政策 允许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户籍制度 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

行政体制 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推进综合执法试点。

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三农问题 提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土地政策 规划永久基本弄点,建立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征地制度,逐步缩小征地范围。

农业结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中国新一轮改革:直面三大“关口”考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11/2013111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11/11/10055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