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零点班”的故事

——走进澄合矿业公司合阳煤炭开发有限公司综采一队

2023年09月03日

金水沟大桥,号称亚洲第一高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在这座高桥下百米深处常年活跃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煤黑子”。

“当一名煤矿工人我觉得没什么丢人的!以前人们都管我们叫‘煤黑子’。现在不一样了,伴随井下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减轻了不少。”正在澄合合阳煤炭公司综采队零点班班前会上的矿工杨治国对笔者说道。

杨师傅今年43岁,一直从事井下采煤工作,他精心钻研设备维修技术,不仅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在他手下待过的徒弟就有15人。

今天笔者将在杨师傅的带领下同您一起走进这里的“零点班组”,与大家一块分享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故事。

零点前,是夜班工人换班的时间。

大概22:00左右,伴随着气势恢宏的“澄合之歌”,该班班前会也正式开始。待安全确认完毕后,工友们陆陆续续换好工装,佩戴好安全帽和自救器准备下井。他们的工作时间是晚上23:00到第二天早上7:00。

笔者同工友先是乘坐罐笼迅速下降到地下300米,徒步走过5公里的主运输巷,再通过4道风门,才到了零点班工作的X506工作面。

在进行完严格的交接班程序后,工友们就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杨师傅是名采煤机司机,笔者跟随杨师傅来到他的岗位上。一边是轰隆的割煤机,一边是密集的液压支架,几盏昏黄的矿灯照耀着三百多米长的巷道。笔者待了一小会就感觉很吵,而在这震耳欲聋、阴暗潮湿的井巷中,杨师傅一干就是6年。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采煤工作面每前进半米,采煤机必须停下来。在这段时间,杨师傅也没闲下来,他细心检查了一下周围辅助设备并使用一个叫做“守信架间浮煤回收器”的装置清理了洒落在支架间的浮煤。

“这个装置可大有来头,为了提高原煤的回采率,采支工起初使用铁锨对支架尾梁空间内的煤进行清理,但是由于架间空间小,清理时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每锨装煤量少影响回收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由职工自行研发制作的架间浮煤回收器,仅在上半年就多回收原煤6000吨,以此确保了煤炭资源的“颗粒归仓”,同时这也是我们公司第一个以职工名字来命名的技术革新成果”杨师傅自豪地给笔者讲道。

待支架工将一根根用于支撑通道顶部的液压支柱和棚梁及时挨个拆卸,并从通道后端搬到通道前边,再挨个安装起来后,杨师傅又返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一整个通宵班,他们要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

凌晨四点,到了班中用餐的时间了,杨师傅带我来到离工作面不远的井下超市。采访过程中,他们总是说,现在井下条件好多了,能用热水泡上一桶方便面是以前不敢想的,简单垫了垫肚子,大家重新回到岗位,到了七点,原本该下班了,但由于开采任务量大,杨师傅和工友们又多干了一个小时,这对他们来说是常事。

早上9:00,杨师傅离开了矿井。随后,笔者来到他所在的宿舍,宿舍里布置得很整洁、很温馨,当问到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杨师傅低着头说:“说实话,家里离这远,我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就是想看看娃!由于上夜班的原因,每次给家里打电话娃都去上学了。”说到这里杨师傅眼角噙满了泪水。 (张新红)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为年过五旬职工体检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11/12/1006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