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献舜·
阿迪力今年8岁了,该是掉小狗牙的时候了,一别三年后的这个秋天,我又一次想起了这个纯真可爱的维族小男孩。在塔里木胡杨林农家小院的角落里,他是否已经不再孤单地蜷缩在角落里摆弄着手指,不再见了陌生人就跑开,已经背起书包和小伙伴们上学了……
第一次认识阿迪力,是和老主任一起去的。在尘土飞扬的戈壁滩上,老主任和我骑着一辆破旧不堪总是熄火的摩托,去给阿迪力的奶奶看病。秋天的戈壁滩,好久都不曾下雨,放眼望去,天空总是蓝的,而大地却是一片浊色,路边水渠旁偶尔露出的几朵野花,点缀着单调的色彩。转过几个辨不清方向的小路,远远看见了胡杨林的影子,在大地上突兀地戳着,而炊烟飘起的地方,就是阿迪力的家。篱笆扎起的院门,还有篱笆围起的院落,在广袤的胡杨林里,因为这个农家小院,才有了人的气息。
那年,阿迪力还是个鼻涕小孩儿,听见摩托的声音,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见到了老主任,腼腆地站在院子里,那双沾满灰尘的手不停地搓着鼻子,但是眼睛里充满了孩子特有的渴望。当他的目光和我这个第一次去他家的陌生人相遇的时候,总是怯怯地瞟上一眼就赶紧躲开。奶奶生病几天了,老主任的到来给了他新的希望。老主任摸摸阿迪力的小脑袋,快步走进了房间。奶奶患有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需要长期服药,因为离医院实在太远,老主任总是一接到电话就上门诊治,这次也不例外,只不过多捎上了我。老主任和奶奶用维语交谈病情,我在旁边打量着小阿迪力,一身不太合适的衣服包裹着他瘦小的身子,他静静地靠在奶奶的床头,就那样静静地靠着,非常懂事地不吱声,怕打扰了医生对奶奶的诊治。我想过去抚摸一下他,被他生怯的眼神制止了。但是,他那双眼神,说不出的清澈,同时又充满了祈求渴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后来知道阿迪力是一名孤儿的时候,我才理解这个孩子眼神里的内容,也更加喜欢这个孩子。阿迪力很小的时候,父母因故永远离开了他,家里只剩下一个奶奶照顾他。奶奶体弱多病,靠着每年养几头羊过日子,后来牧民搬迁,奶奶不愿离开胡杨林,就和他留了下来。秋天的胡杨林,那虬扎的枝、飘零的叶、惹眼的黄,在戈壁上展示着强劲的生命力,而坐落在这片唯美意境里的农家小院,恰似生命长河中的一叶扁舟,赋予了荒芜大地更多的生机。都说胡杨树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朽,但是,在这片千年不老的胡杨林里,人类,是另一个坚强者,用生命不息的方式生存着,用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希望延续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接替了老主任的工作,总会隔段时间去看望阿迪力和他的奶奶。和我熟悉后的阿迪力,充分表现出了一个孩子的天性,变得不那么拘束,在缺少玩伴的胡杨林里,我的到来,总能给他一些快乐。夏天的时候,我会带他去林子里的小河渠捉鱼,他总是在岸边呵呵地笑着,有时候会耍赖地躺在地上打滚。秋天杏子熟的时候,我会带他去摘杏子,新疆的杏子大,小阿迪力总是一口吞在嘴里,两个腮帮子鼓的像气球,我总是嘲笑他像贪吃的小馋猫,他总是眯着眼睛笑着。冬天的时候,我会带点糖果给他吃,甜甜的味道让他很开心,虽然我们因言语不通只能做简单的交流,但他清澈的眼神,告诉我的是感激。感激我陪他玩,给了他开心的理由,这对他来讲,也许是最好的慰藉。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那片土地,可我总会想起我和他在一起的那些快乐的时光。阿迪力是个失去父母的维族小孩子,虽然生活给了他成长的磨难,但在胡杨林深处,他和奶奶用坚强的生活点燃了农家院落生生不息的炊烟。我相信他总会长大,总会走出那片胡杨林,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也许有一天,我能再次回到那片胡杨林,和长大后的他来一次拥抱,用两个男人的臂膀,在胡杨林里旋转拥抱,用两个男人的步伐,在胡杨林里恣意奔跑,我们在一起,再看看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
(运销集团黄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