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春风沙、夏烈日、冬酷寒;
这里,设施杂乱、吊车穿梭、电火花飞溅;
这里,没有舒适的空调,没有宽敞的办公室,办公桌总会落上一层擦不净的尘;
这里,就是北京工程公司榆炼项目施工现场。
从一无所有开始施工到配套改造项目的试车运行,再到汽油加氢项目的安装完成,半年多的时间一晃而过,一个矫健的身影却不辞劳苦每天奔波在这里。明亮的眼睛,坚韧的性格,巾帼不让须眉的个性,骑着自行车来去自如,常常让大家忘记了她已经是一位70岁的老人。
她,就是北京工程公司派驻榆炼项目现场的总代表张桂芬老师。
榆炼项目时间紧、装置多、工况复杂,是关乎延长石油能否按时生产国Ⅳ汽、柴油产品的生计项目。所以,张桂芬总是忙碌着。
现场每天有各种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各个专业相互衔接,还需要与榆炼、炼化公司、陕西化建的相互协调。这期间少不了张桂芬老师的辛勤努力。
她总是负责的,她带领储运队伍白天现场测量,晚上加班画图,现场设计的图纸达五百多张,纠正了原工艺与热力管网资料不全和严重偏差,现场管路、地井混乱等问题;
她总是敬业的,多少天的风雨无阻,多少天的早出晚归,多少天的无节假日工作,才保证了榆炼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
她总是谦虚的,常说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是大家众志成城、努力奋战才有的成绩;
她总是感恩的。常感激王彤、孙晨昊等年轻人帮忙打印、发传真、送资料、写周报;
她还是体贴的。兼管大家的衣食住行、协调车辆的接来往送,点点滴滴,细致入微,暖人心怀。
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不仅用她丰富的专业经验及强大的现场管理能力,赢得了业主和施工单位的认可和尊敬,还用她的恒心、细心、关心和爱心感染、温暖了每一位去现场的同事。她洁净的房间里,一瓶水养绿萝,恰恰是她精神风貌的写照:已入古稀心犹绿,不惧艰难困苦时。
她每天神采奕奕,难道不累吗?
有次闲聊,我夸她身体真好,竟然能每天如此精神。她笑言,其实很累。寥寥四字,听得我惭愧又心酸。她那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坚毅又慈祥,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朵“夕阳花”。
(孙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