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发出倡议,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这个呼吁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一针语道破了当前教育存在的不良现象。
近年来,儿童学英语已经成为波及全国的热潮。从两三岁的幼儿到六七岁的小学生,几乎都在家长的逼迫下和学校(包括幼儿园)的强制下学习英语。他们实在太小,连正常的母语认识与表达都未完全掌握,却要他们去学习陌生而又拗口的外语,太有些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了。
儿童学英语,严重干扰了母语的学习。儿童从学习汉语拼音开始识字、记词,是他们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正如鲁迅所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风筝》),必须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做到玩得快乐,学得有趣,才能有所收益。如果在幼儿园能够用拼音识字,在小学能够写通顺简短的作文,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在这个阶段加上学习英语,无疑是对母语学习的一种干扰。尤其是我们使用的拼音字母都使用的是英文字母,很容易在他们幼小的脑子里把两者搞混。这对学习母语是一种不必要的妨碍。
儿童学习英语,无端地加重了学习负担。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长期以来已经饱受诟病。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地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但收效甚微,小学生依然在学习的重压之下挣扎、喘息。在这种状况下再要学英语,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幼小的心灵如何承受得了?易中天教授说现在的教育是“小学累,中学苦,高中拼,大学玩”。小学生本来就很累,还要再去学英语,就有些不仁道了。有人说,现在的教育是家长和学校勾结起来摧残儿童,此话不无道理。更为严重的是,学习英语必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负担的过重,就会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儿童学习英语,明显地违背了学习规律。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严密的系统,都有它的组合规律,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书写的规范与表达的流畅。当儿童还没有掌握母语的系统知识和要求的时候,却要去学习另一种语言,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按理说,在初中阶段学习英语比较合适。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母语的系统知识,再去接受英语的系统知识就容易得多了。而在幼儿园和小学学习英语,不过是死记一些英语单词,至于英语语法,他们根本就听不懂,因为他们连母语语法都不懂,何谈去学习英语语法?所以,在小学或幼儿园学习英语是违背了学习规律,是不科学的。
儿童学英语,醒眼地暴露了功利意识。在风头强劲的英语热中,无论幼儿还是小学生的学习目的无一不是为了升学。因为中考、高考乃至留学,英语都是个硬指标。他们的学习并不是为了实际应用,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在各级招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种赤裸裸的功利思想不仅是一种不良风气,也严重地污染了儿童纯洁的心灵。
还是王旭明先生有眼光。他不仅倡议取消小学英语课,也主张中考和高考去除英语科目。这个主张十分确切地找到了儿童英语热兴起的根子。如果真的在各级招考中去除英语科目,谁还会逼着孩子去苦学英语?
王旭明先生一语惊人,引发有关“英语”的话题纷纷扬扬。不仅多数人赞成王先生的主张,也有不少地方开始行动。据有关媒体报道,先是江苏酝酿高考改革方案,接着是北京市已经决定高考英语分数由原来的150分降为100分。虽然还没有一下子直接将英语去除,但这样的动向无疑显示了一种可喜的趋势:终于开始去“动”这硬指标了!有了这个开端,解除儿童身上繁重的英语压力之日也就不远了。 □朱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