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关中大地干燥而寒冷,但一走进咸阳纺织工业园建设工地,只见彩旗飞扬,机器轰鸣,运料车、铲车、挖掘机来回穿梭于各个工地,建筑工人和设备安装人员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到处是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进入冬季,施工、设备安装难度加大,各单位要弘扬梦桃精神,科学调整工作步骤,合理安排人员配置,加大安全质量管理力度,确保设备安装进度,争取实现全年的目标任务。”咸阳纺织集团党委书记李忠平,董事长、总经理康忠民在看望一线职工时做了强有力的动员。
2011年2月1日,省委书记赵正永在咸阳纺织企业慰问和调研时强调:要发扬梦桃精神,加快振兴纺织产业,着力提高工人收入。为落实赵正永书记指示精神,实现咸阳纺织产业再次腾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咸阳纺织集团于2012年9月组建成立。随后该集团投资约30多亿元,实施老企业搬迁入园和纺织产业升级战略。搬迁入园后和产业升级后,全员劳动生产率将从目前的14万元/年·人提高到60万元/人·年,职工收入也相应不断增加,预计运转一线职工工资增幅在46%以上。
纺织园区建设是实现咸阳纺织企业重现辉煌的首件大事。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生产厂房、库房、办公楼等主体工程已经矗立在园区,目前已到了最后的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为保证在今年12月准时开机生产,有许多职工日夜奋战在安装和建设一线。在咸阳纺织集团一分厂倍捻机安装现场,设备安装人员黄超克服爱人在外地工作、孩子上小学无人照顾等诸多实际困难,自始至终坚守在设备安装和搬迁的第一现场。“能早一天入园,能早一时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就算是我们为咸阳纺织产业腾飞做出了一点工作。”黄超道出了奋战在设备安装一线全体职工的心声。杨杰在纺织企业工作已经30多年了,今年8月被安排到咸阳纺织集团一分厂安装新设备。接到任务后他多方查找资料,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新设备的安装工艺和机械性能,很快就掌握了新设备的安装技能。现场安装中,他吃苦耐劳,每天按时来到工作岗位,按照新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标准认真工作,为设备安装的顺利完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先进设备的安装不仅为企业生产高品质、高档次纺织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在减少用工、降低工作强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此次纺织企业“退城入园”中,咸阳纺织集团投资13.58亿元,将下辖各企业现有的上世纪50年代初国产纺织“1”代改良机、80年代国产FA系列“2”代机全部更新为当前自动化程度最高、技术最成熟、性能最优越、应用最广泛、噪音最环保,代表着目前国内国际一流顶尖水平的纺织设备装备。园区建设中,在实现硬件纺织设备更新的同时,他们在生产管理系统的软件上建立了纺织生产过程信息集成和处理系统,开机生产后企业纱线条干不均匀率可达到乌斯特公报5%的水平,位居全国纺织行业前列。
据了解,咸阳纺织集团作为一个在三家国有纺织企业基础上整合组建的大型现代化纺织集团,将拥有高支高密、中长化纤、功能性纺织品和产业用布三条独立生产线,预计2014年完成所有企业入园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8亿元,利润1.3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目前,相关企业职工继续弘扬梦桃精神,以“创建健康幸福生活”为发展理念,以现有纺织企业搬迁入园,建设国际国内一流纺织企业为起点,以企业搬迁资产置换收益为基础,努力将企业发展成为以产业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投资为导向,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拓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
本报记者 阎瑞先 通讯员 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