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西安半数居民出行首选公共交通

私家车过多被认为是拥堵主因

2023年09月03日

交通拥堵被称为“现代城市病”之一,实施缓堵保畅,是西安去年确定的一项重点惠民工程,涉及面广、群众最关心。针对西安的交通状况,日前,西安财经学院西安统计研究院CATI调查中心专门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超过半数西安居民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在改善交通拥堵措施中,多数人认为首要的是提高居民交通意识。

居民平均出行距离10公里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职业的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学习地通勤距离差异不大,西安居民一次平均出行距离为10.06公里。数据显示,这一数字远低于北京17.96公里的水平,调查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西安城市框架不是很大。在回答“您出行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46.03%的受访者表示最先考虑的是“时间”,25.51%的人首要考虑“安全性”,只有10%的受访者分别选择“舒适性”和“费用”;另外,不到8%的人选择“其他”。

10.72%市民选择“自行车”

“您目前的主要出行方式(多选)?”调查显示,选择“公交车”的比例最高,占44.2%;选择“地铁”的占8.9%。两项相加,选择公共交通作为出行方式者,达到53.1%。其次,有24.95%的受访者选择了“私家车”;还有20.7%的受访者选择了“步行”,10.72%的人选择了“自行车”;选择“出租车”或“摩托车”的占少数。其中,在选择“步行”作为出行方式的受访者中,12.75%人的表示是为了锻炼身体,而出于经济、环保这样原因的总共不到7%。

市民对交通状况满意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41.04%的居民对西安目前的交通状况满意度评价为“一般”;39.74%的居民对目前的交通状况“不满意”,认为较为拥堵,周末、节假日尤为突出;6.65%的人表示“极不满意”;“不满意”“极不满意”两者相加,所占比例达到46.39%。而感到“满意”和“很满意”的,只占受访者的12.57%。

针对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认为私家车过多的遥遥领先,占受访者的40.48%;认为是道路围挡施工、施工单位效率太低造成的占19.22%;认为居民交通意识薄弱,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的占16.82%;也有少数人认为是道路狭窄造成的,此外,还有受访者选择了“其他”,比如,规划不到位。

交通拥堵是否能得到及时处理,针对交通拥堵时交警出警及时性的调查,受访者认为交警处理及时性较差。有24.03%的人认为出警“太慢”,有45.66%评价“一般”,两项加起来达69.69%。认为交警处理比较及时的只占16.45%。

“从长远看,缓堵保畅,应该规划先行。市政规划方案应充分论证,一经论证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若要修改,除需专家论证外,还要倾听民意。”调查的组织者、西安财经学院教授于斌说,大力实施“公交都市”建设,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大举措,应多建互通式立交,建环形高架、纵横高架和放射高架系统。 (张志杰)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12/2013120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12/03/09795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