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你会欣赏职工,就能发现他的闪光点;你能尊重职工,就是对他价值的认可,才能生动地讲出你身边职工的故事。”前不久,记者采访长庆油田输油一处时,党委书记薛广仁如是说。
长庆油田输油一处有近600多名职工,分散在长达600多公里的陕北至关中的靖咸输油管线上,点多线长,人员分散。如何发挥职工的积极性,确保石油管道安全可靠运行?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该处针对这一突出的问题,积极开展党支部书记讲身边职工故事的活动。该处主要领导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有11个基层党支部,大都在生产一线。让支部书记(站长)讲身边职工的故事,迫使干部要观察职工、了解职工、关心职工。不但要会欣赏,还要能讲出来。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爱岗敬业,以站为家,化解矛盾,密切干群之间关系。”
在输油一处网站的主页上,记者看到《党支部书记讲故事》栏目已经刊登了36篇故事。发表最多的是洛川输油站党支部书记杨卫东,共发表了5篇。在志丹县靖安首站,支部书记刘军告诉记者:“以前我站清理一次过滤器,需要一个多小时。职工王强搞了个小发明,十几分钟就搞定。我看见后立即写了篇《爱“捣鼓”的王班长》故事刊登在单位网页上。”采访时王强对记者说,他上网看了后很惊奇,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被领导写,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以后会更加努力。
在洛川站,职工段延涛晚上值班时,根据仪表曲线图异样的变化,判断可能有不法分子在输油管线上动了手脚。他立即通知管道巡护人员,抓获了不法分子,防止了一起严重破坏石油管道的重大事情发生。该站支部书记杨卫东很快将此事写成故事发表。段延涛说:“虽说我是名学徒工,书记能把我的事情写成故事,深感工作责任性的重要,深感在这个团队中我个人价值的体现。”
每到一个站点都能听到书记讲职工的故事,有工作、有生活,大事、小事、家事都有。如安塞县沿河湾集输站支部书记李向明写的《百家衣》说的是刚分来的职工苟少龙因各种原因,工衣没有配上。几名老职工一合计,依照他的尺寸,把自己舍不得穿的工服、工鞋、工帽,同一时间全给他拿来,从头到脚把小苟“武装”起来。一脸孩子气的小苟说:“以前在家父母热冷饥寒操着心,现在上班了师傅和父母没啥区别,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温馨的家味。”
还有《妈妈的谎言》,讲述了女职工与孩子分离时,撕心裂肺的感人场景;有《真假妈妈》,讲述了孩子假期来小站,母亲上班,几名女职工轮流照顾当妈妈的动人事情;有《我们是一家人》,讲述了一名职工病重住院,牵动着小站众多职工心的故事;还有《我站有个闲不住》,说的是60岁厨师柴巩生从早忙到晚,平平常常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但这些故事都有一股正能量激励着众人,传递的是真情和友情。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