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铜川市地税局创新综合办税新思路,会同该市财政局、国税局在耀州区地税局建立全市首家财税收入综合服务大厅,初步构建起财政、地税、国税综合办税的新模式。耀州区财税收入综合服务大厅推行“全职能”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式”办税,确保在一个窗口就能完成办事办税全过程,提高服务效能。
大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现服务人性化。服务大厅功能区区域分设清晰全面,咨询服务区,配备专职咨询人员和触摸屏查询机,方便纳税人查询;资料取阅区,将常用的财税资料印制成册,供纳税人取阅;取表填单区,放置常用空白涉税文书和规范文书模板,引导纳税人对照填写;收入办理区,引导、分流纳税人有序办理财税收入;自助办税区,配备打印机、POS机等设备,支持纳税人小额现金交款和支票受理;办税服务区,受理税务登记、发票发售等有关业务;等候休息区,在显著位置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发布税收政策和涉税信息,方便纳税人休息等候。通过人性化设置,提高了纳税人的社会遵从度。
窗口科学设置,合理归并,实现岗位多元化。除发行岗业务外,实现收入登记“一岗联办”,收入办理“一岗通办”,代开发票“一岗办结”。“一岗通办”采用“一人、双机、双系统”的模式,即每个工作人员同时操作两台计算机,通过一键切换到国、地税征管系统,实现一个工作人员一次接待完成两个系统的操作,完成国地税业务“一窗办结”。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及时杜绝了营改增后政策调整而导致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收入的流失,增加税收收入。
文书大厅受理,内部流转,实现流程标准化。按照“前台受理、内部传递、限时办结、岗位出件”的服务要求,纳税人提交涉税事项申请资料,由办税服务区所设岗位统一受理,实现办税流程标准化,进一步规范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的税务执法及管理行为,避免了权力寻租。通过业务流程组合再造,将由业务部门受理和办理的事项前移至综合服务厅。今后所有的文书纳税人只要送达前台受理岗,在规定的时限内就可以拿证件或审批件。
减少环节办税,压缩时间,工作程序简约化。简并流转环节。对87项业务进行改革尝试,将税务登记的设立、普通发票的调整等“非即办事项”调整为“即办事项”,共减少41个流转环节。压缩工作时限。将13项审核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合并调查事项。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专用发票领购许可等5项税收业务,合并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事项申请审批”1项业务,相应将5个审批表合并为1个;一般纳税人从认定到领取发票,采取一次性告知,一次性下户调查,一次性审核审批,办结工作日大大缩减。
创新工作管理,信息支撑,征管管理信息化。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对纳税信用等级A级的企业,老、弱、病、残、孕及其他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其他需要给予照顾的纳税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涉税事项。建立纳税人维权中心,纳税人对政策不明白的可以前来询问,在纳税期间发现执法机关不合理的、不满意的、违法的工作流程,可到纳税人维权中心举报,中心将及时受理、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纳税人。积极开展提醒服务、预约服务、限时服务等各类特色服务和实行首问负责制、值班制度、服务规范等相关制度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打造财税收入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了财税收入综合服务中心QQ群、财税收入服务邮箱、微信与微博平台等多个服务系统,提供在线互动交流、资料下载、信息通知、业务查询、在线办理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让纳税人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创新税收服务的便捷。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使得纳税服务工作与征管工作相结合,实现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纳税服务。 (陈凯 田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