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振宇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资料图片)
根据省政府领导批示,从2012年开始,由省企业家协会牵头,每年开展一次陕西企业百强排序发布工作。2013年,省企业家协会在省发改委、工信厅、商务厅、国资委、金融办、统计局等部门支持下,组织开展了第二次“陕西企业100强”排序工作,并编写出版了《2013陕西100强企业分析报告》。记者通过研读2013“陕西企业100强”分析报告,发现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陕西百强企业的主要特征
大企业大集团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此次参与排序的大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共有22户,它们的营业收入总和达到8165.97亿元,占全省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的73.93%。其中有两户企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排名第一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营业收入达到1621亿元,排名第二的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营业收入达到1251亿元。这两户“千亿级”龙头企业2012年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而且,排名第一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首次跨入了2013世界500强的行列,排名第464位,填补了我省大企业发展历史上的空白。2013年我省共有6户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分别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煤业化工集团、有色控股集团、陕汽集团、东岭工贸集团和陕西建工集团,总营业收入达到4924亿元,比上年度3759亿元增长了31%。这6户大企业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5户企业在“中国企业500强”的名次均有较大提升。此外还有4户企业进入了中国制造业500强,两户企业进入了中国服务业500强。
百强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比较好。我省2013百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8亿元,实现净利润568亿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了4.8%和2.2%。其中盈利能力最强的10家企业分别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家企业2012年实现净利润371.75亿元,占我省百强企业净利润之和的65.47%。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百强企业中占主导地位。2013陕西企业100强中,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5户,民营企业25户。民营大企业与国有大企业的规模差距比较悬殊。75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达到8926亿元,平均营业收入119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6506亿元,平均资产总额253亿元;而25户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仅有2119亿元,平均营业收入84.8亿元,资产总额1856亿元,平均资产总额74.3亿元。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合计和资产总额合计分别是民营企业的4.2倍和14.3倍。国有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资产总额分别是民营企业的1.4倍和4.8倍。
2013陕西百强企业的行业特征
2013陕西百强企业分布在17个行业,其中:工业企业49户,分布在装备制造、有色冶金、能源化工、医药制造、食品加工业、建材业等6个行业;建筑业共有5户企业;服务业共有45户企业,分布在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文化出版业、商贸批发与零售、研发设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能源服务业等9个行业;农业服务业1户企业。
从行业分布情况来说,装备制造业是我省百强企业分布的17个行业中上榜企业户数最多的行业,共有19户企业上榜,但装备制造业大多数属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所以经济效益并不是最好的行业。而能源化工业仍然是对我省经济贡献度最大的产业。能源化工业是我省八大支柱产业中首屈一指的重要产业,在2013陕西百强企业中,共有8户能源化工企业入围,2012年营业收入达到3319.8亿元,占全省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的30%。利润总额286.7亿元,纳税总额637.3亿元,资产总额6420.2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在我省百强企业分布的17个行业中均名列前茅,说明我省仍是以能源化工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陕西100强企业分析报告的启示
一是通过对百强企业的分析,可以看到我省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主流,起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作用。2012年,我省企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451亿元,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6856亿元,增长21.3%;工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6.6%,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陕西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全国排名前进一位,上升至全国第16位。通过对百强企业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百强企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引领作用。
二是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大企业大集团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分析报告在认真总结大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客观分析了相关产业和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陕西大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如:分析报告突出强调了宏观经济下行对我省企业的影响较大,且认为不是短期内能迅速改变的。在转型升级方面,我省主要是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与全国各省差距比较大,起色不明显,应是改革、创新发展的重点区域,希望引起政府重视,进一步增强信心,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