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中午有饭吃,还能午休,冬天有炉子,夏天有空调,我满足得很!”在咸阳众帮工贸公司泾阳煤业的煤场,来自乾县的农民工郑师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颇是满意。
郑师傅所在的这家企业是咸阳市最大的煤炭运储企业之一,笔者在现场看到,职工宿舍内配有空调、电视、电脑等现代化设备。煤场周围也搞了绿化,定期洒水防止扬尘。公司副总经理吴总说,他们董事长王泾阳人实在,做事厚道,待人实诚,事事能为大家着想,大家都能安心跟着他干!
笔者注意到,由于今年的煤炭市场低迷,加之大量取暖锅炉改为天然气,煤场的煤炭几乎全部被覆盖着。煤场的一名职工告诉笔者,尽管今年生意不好,可公司事关职工利益的食堂、阅览室、健身房等还是照样开放。
对此,煤场负责人王泾阳坦言,自己出身“草根”,曾也是农民工,创业初期吃了不少的苦,扛过水泥、沙子,每扛一袋,仅仅可以换取五毛钱的收入。常常是晚上帮人扛沙子,白天去工地搬砖、运灰……提及这些经历,王泾阳说,咱不能再让自己的员工受苦。
在王泾阳眼里,作为一名企业家就必须关心职工的冷暖和健康。在这家公司,一般刚入职的员工都要进行健康体检,基础礼仪培训等。
公司一名新来的市场部经理称,去年最冷的几天里,公司趁经营旺季收入好,把员工拉进秦岭一处训练营,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拓展训练。在两天的训练里,队员们分别经历了高空断桥跨越和高空钢索,以及高空独木桥、软断桥的训练。天气寒冷,八米高空更是冷风飕飕,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每一名队员都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训练科目。刚开始去时好多员工不理解,这么冷的天,却干这样的“苦差事”。但在艰苦训练之后,员工们却理解了公司的苦心,并学会了珍惜,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泾阳认为,和职工打交道,要和他们交心、交朋友。他告诉笔者,对于员工而言,自己并非一个领导,角色和定位只是一个“手段”,通过“手段”实现什么目标才是更重要的。而对员工而言,他们不只是“劳动的手”,而是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体现自身的价值。 (兰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