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玉国)无需任何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三维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部件,安装到飞机上还能满足强度、刚度和使用功能上的任何要求。中航工业一飞院(以下简称一飞院)在国家某重点型号研制中,将全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与最新的3D打印技术相结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协助下,“打印”出多个满足各项标准要求的飞机部件,使“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飞机研制”成为现实。
要实现3D打印技术工程化,首先要能够在计算机里建立三维立体仿真数据图形,而一飞院拥有的全三维飞机数字化设计技术,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近几年,在某重点型号研制中,一飞院在原有数字化研制体系的基础上,又把目光投向了新出现的关联设计、三维标注、在线设计、虚拟仿真等国际最新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之后,终于掌握了这些国际先进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飞机研制,大大提高了飞机研制效率。据了解,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重点型号的设计周期缩短了40%,生产准备周期缩短了75%,制造周期至少缩短了30%;比如,以前需要7天才能完成的机翼任务协同更改,采用关联设计后,仅需半天。这些新技术的采用,不仅加快了飞机研制步伐,也使一飞院的数字化设计技术更加先进、更加全面。这些新技术的开发,还牵引推动了航空乃至整个军工行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使我国军工行业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跨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