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还有点弱

——来自延安市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

2023年09月03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如何呢?近期,延安市总工会与市工商业联合会在全市非公企业中开展了工会组织建设、职工权益保护情况的调研活动。

据调查,截至2012年底延安市共有非公企业工会委员会1621个,联合基层工会619个,职工106017万人,会员97535万人,建会率98%,入会率92%。从延安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活动情况来看,各企业在职代会、工资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方面各有侧重:53%的企业每年定期开展职工代表大会、73%的企业采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40%的企业与职工签订了集体合同、60%的企业进行了企务公开、93%的企业对职工从不同层次开展业务培训、80%的企业开展过劳动技能竞赛、87%的企业举行过职工文体活动。从各项活动在工会组织活动中所占比重来看,各企业对各项活动的重视程度均有涵盖,对于业务培训、劳动技能竞赛、职工文体活动等能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项目较为重视;而签订集体合同、职工代表大会等工作有待于加强和完善;对于设立工会主席各企业较为积极;但对于组织农民工、派遣工入会方面,各企业进度明显较慢,特别是在建筑业的企业。

在调查中发现,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延安市非公企业规模较小,整体发展水平低,相应的职工更少,且职工流动性较大,小规模企业工会组建率较低。二是企业主对工会认识有误,有的业主认为工会组织与企业对着干,工会组建起来会给企业找麻烦,所以没有积极性。三是部分职工对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认识盲点,对组建工会和入会没有要求,也不关心自己所在的企业有没有工会。四是有些企业虽然成立了工会,但活动开展不经常,没有形成基本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仍存在一些“牌子工会”的现象。五是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多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几乎全是兼职,其从事工会工作的时间、经费甚至工作内容常常受制于企业主。

非公企业工会在职工权益保护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60%,主要是企业不与部分流动性比较大的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签订劳动合同。二是企业职工享受社会保险不足,企业管理层也只享受到养老保险等1—2项,只有在建筑行业属于危险作业,且工伤和医疗保险也只有不到60%的人享受,农民工由于流动性比较大,购买社会保险不好管理更是占到很小比例。三是节假日休息得不到保障,主要体现在一线职工,没有周末,加班时间比较多,节假日加班很多企业未按照工资的三倍进行支付。四是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开展不规范,主要形式是由企业主直接与职工商谈,部分企业在小范围征求意见后确定工资数额,在调查中63%以上的人认为工资较低,特别是缺乏技术技能的职工工资更低。五是多数非公企业工会干部在企业与职工发生劳资纠纷时难以理直气壮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要以“党建带工建”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要坚持把党建和工建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带工建”网络,分类指导,互为依托,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坚持组织建设协同推进、活动开展同步进行、资源设施共同享用,形成“党建带工建”相互联动,整体推进的格局。第二,企业工会通过开展企业民主管理、工资集体协商、职工合理化建议、职工劳动竞赛、职工教育培训等工作,团结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只有企业爱职工职工爱企业,企业与职工才能达到双赢的大好前程。第三,工会和劳动部门加强对企业是否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是否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是否安排节假日休息、是否签订集体合同等的监督检查;第四,人社部门应根据职工年龄及文化结构制订适合职工个人发展的职业规划,统筹考虑职工职业培训和工作安排,使职工的收入能够不断稳步增长;第五,调整城市教育政策,加大城市保障房建设,解决非公企业职工子女上学、住房等困难。

本报记者 阎冬 实习生 杨希

上篇:镇巴县渔渡镇“三项措施”助推工会工作
下篇:常规工作亮点化亮点工作常规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12/20131224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12/24/09867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