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种美丽能胜过责任,也没有哪一次感动不源自爱心,更没有哪一种成功不基于道德。他,一名普普通通的检验员,他就是巴士公司检验组组长贾世忠。
1985年2月,22岁的贾世忠来到公交公司时,面对修理工的艰苦环境,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激起他坚韧不拔、咬牙坚持到底的品格。他暗下决心,既然来到了公交行业,就要扎根公交,就要干出一个样子来!
在工作初期的几年里,他为了尽快掌握发动机的维修技术,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自费购买了大量的技术书籍和资料进行自学,通过自己不断学习,贾世忠很快就掌握了发动机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原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肯吃苦是他的性格,为了学好修理技术,他每天随身携带笔记本,把听到的、看到的、师傅强调的内容和不懂的、不会的、有难度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利用休息的时间为公司免费“打工”,向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偷师学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全面、过硬的技术,他从一名修理工成长为一名检验员,被大家戏称为“万金油”。用他的话说:“修理、检验工作,来不了半点虚假,何况我是一名领导信任、工友们认可的检验员,我要为大家的安全负责。”不仅如此,他的革新技术也为公司提高修理技术立下了汗马功劳。
原来公司使用的冲压发动机干式汽缸套的压力机,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劳动强度较大,冲压一台发动机缸套,两个人轮流操作需要4个小时以上,严重影响了发动机的维修速度,有的职工为了图快,就用重磅榔头打砸,这不仅违反了维修工艺和技术要求,有时还会导致汽缸套和气缸体冲裂报废,从而加大了公司的维修成本。看到这一现象他很着急,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根据千斤顶的工作原理设计、制图,制作出一台简易的发动机汽缸套压力机,经过不断改良,现在冲压发动机汽缸套可以一个人独立操作,一小时内就能完成作业,不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维修效率,还提高了缸套的更换质量,目前这个设备还在使用。
发动机因气门油封磨损、老化等原因使其封闭不严导致发动机燃烧机油的故障,是发动机常见的故障之一,维修此故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拆下气缸盖更换油封,这种方法繁琐且维修时间长,在修理过程中容易对材料造成损坏导致材料浪费;二是不拆缸盖更换油封,这种方法必须是两个人作业,而且要求维修工要有较大力气,作业时也不安全。他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并制作一种发动机气门弹簧拆、装钳,通过实际使用,这种工具不但简单使用安全,而且只需一个人作业,一小时内就完成,将工作效率提高了3—4倍。
2005年,为了解决双层车车辆制动鼓发热造成爆胎的技术难题,他对公司新购置的10部装有电涡流缓速器的双层车辆进行了为期三个月详细的跟踪调研,对车辆轮毂的工作温度、制动鼓、制动蹄片磨损情况进行测量,并和未安装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做同级比较,对采集的各种数据做了详细统计分析后,撰写了《关于电涡流缓速器在公交车辆上的应用技术和经济性分析报告》,从而解决了重型公交车辆制动鼓发热爆胎的技术难题,提高了行车安全,降低了维修成本,为公司12米以上车辆大面积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贾世忠作为一名检验员,无怨无悔扎根在基层一线,用他的责任与义务,忠诚守护着车辆的“健康”。2013年在西安市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汽车修理工比赛中,他凭借过硬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维修经验脱颖而出,获得比赛冠军。 (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