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惠
冬日的早晨看见窗外的迷雾,阳光的照射,被风轻轻的一吹,连同世俗的那些琐事,都从眉宇间散开。那含着菊花落下感觉的风,在吹过窗台时,碰到了记忆中那些名人的冬天,让我温一壶老酒,细细品味冬天的韵味。
冬日,曾牵扯了多少有心人的情丝,让文人墨客吟诵,也曾留下了许多的佳作篇章。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有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那是北方的冬天,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郁达夫先生的冬天是灵秀温婉的,那是江南的冬日。冬日的江南,温柔、平和、娴静。郁达夫借助丰富的想象,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淡远的水墨画,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古诗词里,冬天与梅花有着不解之缘。唐代诗人齐己在《早梅》中写到:“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在寒冷的冬天,百花尽数枯萎,唯有一枝梅花迎风怒放,幽幽飘香。王安石的《梅花》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朴素自然,韵味绵长,将梅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梅之绝唱。
因喜欢文字,有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于是欢喜在冬日里,邀上三五知己,围炉诗话,把酒言欢。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读过这首诗的人,在寂寥的冬日里,每一次的展卷,都有一种新意。乾隆年间,吉安贺孟真有一段关于温酒的描述,“雪后晴日,温冬酒一壶,卤肉、糟鱼为佐,临窗独酌,闲看顽童呵手堆雪人,不觉日昏,而酒亦尽矣。”酒从口入,醉由心生,同是温酒,独酌也有这般境界。
冬天虽然萧瑟、寂寥,但在诗人和词人的眼里,充满了情趣和诗意。冬日清凉的夜晚,伴随淡淡的梅香,在书房闲读一本书。阅读,灵魂,就像一只青鸟,无牵无挂,飞向那浩瀚长空,悠久,耐人回味。也心甘情愿接受文字里的精神和灵魂:“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了。”
温一壶冬韵的老酒,于文字里自斟独饮,在古诗词里长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