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北大地,太行山脚下的神华焦作电厂建设工地上,承担着主标段施工任务的是——中国能建西北电建一公司,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特殊的外协工——董珍惠,56岁的老董师傅是锅炉工区辅机班的一名普通工人,在施工现场已工作了十余年,参建过近十座电厂建设。多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兢兢业业。
初识董师傅是在榆次热电厂施工项目,当时正值锅炉磨煤机装衬瓦,一块衬瓦100多斤,当起重工把衬瓦吊到磨煤机区域后,工区和班组考虑到衬瓦的数量和重量,正发愁怎样把衬瓦装进磨煤机大罐时,董师傅一个人提起一块衬瓦,拖进了大罐内,大家看在眼里,也都开始尝试用人力将几百块衬瓦搬进大罐内。就这样,大家抬得抬,提得提,几百块衬瓦硬是被大家用人力搬进了磨煤机大罐内。从那时起大家认识了“铁人老董”。
在长治热电厂施工项目磨煤机安装过程中,锅炉转机班的新人手比较多,只有零星几个人掌握磨煤机大瓦研刮的工艺,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于是工区和班组鼓励大家行动起来,边学边干边总结。已是五十好几的董师傅带头学起刮瓦工艺,坐在轴颈上面,双手举过头顶,专注研刮着轴瓦的接触面,在冰凉的轴颈上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身体冰凉,双手和脖子僵直,但董师傅每次下来以后,总是面带笑容,说自己又学会了一门手艺。班里的年轻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工作中大家认识了“匠人老董”。
在工地大家都愿意和董师傅搭伴干活,一方面是他肯下力气技术好,同时,还能从董师傅身上感受到一种正能量的鼓舞。每天他都是到工地最早而离开最晚的一个人,离开前再查看一下,有没有谁落下工具,电闸拉了没有。有人开玩笑问他:“老董,又不是自己家的工具,操的哪门子心?”董师傅回答说:“像我这样年纪的人,要是在外边找事干,肯定不好找,既然公司没有嫌弃我,我就要对得起公司!”工作中大家认识了“燎人老董”。
董师傅最大的骄傲就是靠着这些年辛苦打工的收入供出了三个大学生,一说起自己的三个孩子,除了无与伦比的自豪,还有脸上难以掩饰的幸福。
这就是我们身边一名普通的外协工,他用豁达淡泊的处事原则,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
(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