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用心办教育 科学谋发展 推动泾阳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泾阳县教育局局长苟俊涛谈教育均衡发展

2023年09月04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新时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如何创抓发展机遇,锐意改革创新,努力促进教育事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日前,记者专访了泾阳县教育局局长苟俊涛。

记者:苟局长,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泾阳县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苟俊涛:泾阳县全县现有公办校园163所,学生62318名,全县在职教职工5080人。近年来,泾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在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上优先保障教育,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全县教育事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更是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强化内部管理,锐意改革创新,高考质量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泾阳县被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命名为“全省教育督导工作先进县”。教育局连续八年荣获“陕西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全市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以及“咸阳市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记者:请您谈谈2014年泾阳县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有哪些新的设想和打算?

苟俊涛: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我们将坚持“立足现状、改善装备、统筹资源、共同提升”的基本思路,通过建立健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长效机制,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形成帮扶交流,协同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我们将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增强农村学校办学硬实力。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项目重点安排在农村薄弱学校,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城乡教育差距明显减小。2014年,我们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600余万元,其中用于农村薄弱学校建设资金3600余万元,占到总资金的80%以上。这一政策上的倾斜,将极大改善农村学校硬件条件,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二是统筹师资管理,优化农村学校教师结构。针对近年来学生生源逐年下降的实际,我们将对全县所有学校的师资配备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核编调研,建立起城区帮扶农村、高学段帮扶低学段的长效机制,优化整合师资配备,有效缓解师资分布不均、农村学校师资紧张、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同时,实行教育质量强校与教育质量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制度,加强校际间教育教学管理交流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步建立起紧缺学科教师补充机制,每年将招录的紧缺学科教师全部定向安置在农村薄弱学校,为塬区教师每月增加110元的生活补贴,增强塬区学校吸引力,促进优秀教师扎根农村,安心、潜心执教,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主阵地建设。我们将按照新时期各级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以课程改革为方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抓手,在全县深入推进“四环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计划拿出30万元对“高效课堂”创建标兵和先进单位进行命名表彰,进一步激发干部教师的激情和干劲。同步还将建立起片际联席会议制度,实现资源互通、互享,促进学校在常规管理、教师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共同提高和均衡发展。

四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力争实现农村学校在电子互动白板和智能平板配置上的全覆盖。计划每年列支50万元专款,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在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建立教育网站,建成全县统一的教育信息公开和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县、校教育信息数据网上交换。我们将加快对原有的农村三所高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快新建的标准化高中泾阳中学的施工进度,争取2014年6月中旬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秋季开学投入使用。 (陈雷雷)

编辑点睛:县(区)教育局局长是县域教育的“掌门人”。会布局、能谋篇,敢创新才能使我们的基础教育生机勃勃。我们将从聚焦人物的角度,报道您在教育工作中的新理念、新做法。欢迎更多的“教育人”走进我们的访谈栏目。

上篇:领导访谈
下篇:清华园走来高职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1/2014010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1/09/10332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