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贵华
正值隆冬,驱车来到四川省江油市,即刻被一种浓郁的诗仙氛围所笼罩,市区沿街的广告牌上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仰望星空对天冥想的头像,到处都是以诗人字号“太白”、“青莲”命名的街道、商铺和公园,仿佛此地古称诗国,满街都是诗人,无处不流淌着李白气息。
李白故居位于绵阳江油市青莲场,前有匡山如屏,后倚天宝,太华诸山,山川钟毓,仙风飘渺。正门前是一溜平缓的石阶,两边是灵秀对称、古色古香的凤凰亭及雪白的杯形廊柱,中间是李白雕像,手握书卷,身佩一把长剑,后面照壁上镌刻“太白碑林”四个金黄色的大字。步入碑林,犹如进入一个诗的园林。碑林占地三百多亩,依山势而建,由太白诗精品、故园山水园、清风明月园、诗仙醉酒园等人工园林组成。全部碑刻均以李白诗歌为内容,将诗歌艺术、书法艺术和园林艺术融为一体,集刻李白诗一千余处。巨碑广场为石砌仿摩崖石刻及园林组成,摩崖上刻有李白著名的《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置身于诗林,顿感李白的诗意滔滔涌来。矗立于天宝山巅的太白楼为仿唐建筑,楼共四层,通高30余米,正面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太白楼”匾额,据说这个匾额是从安徽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郭沫若所题匾额复制而来。西面“太白楼”匾额由谢无量题写,登楼远眺,青莲镇、涪江及盘江胜景一收眼底,让人无限神往。
从太白楼下来,走进陇西院,这是李白故居旧址。唐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李白诞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当时属唐建置的西安都护府)。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青莲镇,后人在此地建陇西院纪念。山门两边有石刻楹联两联:一为“弟妹墓犹存,莫为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一为“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陇西院的建筑有陇风堂、序伦堂和李白旧宅,立有青年李白汉白玉雕像,肩挎药箱,手持笔毫,目光炯炯,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颇具大儒风范。
陇风堂为李白家祠,前殿陈列着十余组李白生平的瓷雕,后殿正中塑有李白的祖先、战国名将李信塑像,李白旧宅为四合院建筑,由门厅、天井、正屋及厢房组成,为穿逗屋架结构,小青瓦屋面,天井里青石铺地。正屋为堂屋,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内悬挂老子、汉飞军李广、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李白的书房中书桌摆于房正中,桌上那青油灯下,纸、墨、笔、砚自是四宝齐全,我恍惚着宛如见李白正埋头疾书。那些家什虽已落满尘埃,但斑驳的碎片依然闪烁着独特的光辉,思想和感动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