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忆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了儿时对新年的憧憬,岁月也仿佛加快了脚步,还来不及向去年告别,新年就到了眼前。新年总带给人太多的憧憬、太多的畅想。
儿时的新年是天堂,是一年中最向往、最快乐的日子,压岁钱、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所有梦想一一兑现,所有喜好应有尽有。那时的春晚是最辉煌的娱乐盛典,时间一到,每家每户都会坐在电视机旁守着,生怕错过一个好看的节目;那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拜年,因为一定会有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那时最常干的事就是在家人准备年夜饭的时候偷偷跑回厨房偷吃。大年初一争着吃饺子,就为了吃到那个包着硬币的;那时最骄傲的事就是穿着一身新衣服,在小伙伴们中好好臭美炫耀一番;那时最兴奋的莫过于除夕的守岁了,不用担心被父母叫去睡觉,不会因为蛀牙而被禁止吃零食,不会害怕到处疯跑而被责骂,一边痛痛快快吃着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小吃,一边守着岁,待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奔向屋外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按理说,现在的年味应该更浓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饭菜丰盛了,衣服漂亮了,炮更响了,灯也更亮了,留下的印象也应该更深刻了,但却只对儿时过年的心情、情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有人说,现在的过年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没有了乐趣,岁末除尘由清洁工上门服务取代了,炸丸子炸带鱼红烧肉被饭馆年夜饭替代了,拜年成了短信和微信的专利,春晚也没有了当年万人空巷的魅力。
尽管回家难,春节消费高,长辈还逼婚相亲,年味仿佛变淡了,可中国人骨子里还有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每到春节临近,思乡的愁绪无边无际地漫延开来,想回家的念头也如施了肥的野草般疯长。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过年回家……过年依旧是我们一年中那个最重要的盼头。
轰隆隆的鞭炮声送走昨天,绚烂的烟花迎来明天。新年预示着收获,预示着开始,也预示着新的希望。年刚过,我又开始盼望着过年。
(富县采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