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求职者去哪儿了”是一道思考题

2023年09月02日

·郭元鹏·

据报载,“咨询的人很多,但愿意入职的很少。”过去几场的“金报帮你招员工”免费招聘会上,参加活动的企业一直有这样的苦恼,企业连年上调工资却仍然招聘难。企业上调工资水平后,给出的普工月薪多为2000元左右。

众多的企业,众多的岗位,却无人应聘,于是很多用工单位惊呼“求职者去哪儿了”。我想“求职者去哪儿了”不应是问答题,而应该是思考题。这应该是谁的思考题呢?

首先就是企业的思考题。通过报道,我们可以看出,招聘的普遍待遇是2000元左右。这样的价格看起来不低,但是要看是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在家乡打工的话,这样的薪酬显然是会有吸引力的,因为在家乡打工,求职者少了很多开支,比如可以在家吃饭,可以在家居住,这无形中减少的开支是不少的。如果是在异地他乡,尤其是大城市,显然是低了点。他们要租房子,他们要坐车,他们有时候还要到街头去吃点饭菜,这2000元的月薪会剩下多少?这需要企业思考如何来吸引求职者,是不是可以提供热腾腾的饭菜,是不是可以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是不是还可以尽可能减少工作时间?2000元月薪是不是可以保证8小时的工作量就能拿到手?以后有没有发展的空间?

其次是社保部门的思考题。要吸引求职者工资是一个方面,但是齐全的社会保障也是一个方面,因为所有人都想要有一个老有所养的未来。他们辛辛苦苦打拼,一方面要保障现在的生活,一方面还想保障老年以后的生活。谁的五险一金齐全,谁的五险一金高,他们自然就愿意跟谁干。眼下,有多少企业给了打工者这样的保障?即使已有的保障也很多仅仅是形式上的,与公职单位的标准有着天壤之别。“求职者去哪儿了”,也是和社保部门的监管不力有责任的。

最后也是经济主管部门的思考题。“求职者去哪儿了”还反映出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已经告别了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老龄社会,我们的青壮年少了,我们不能再当低端产品的生产车间了,这就是要做到转型发展,依靠人力的企业要向依靠高端设备转变,打造更多现代化企业。用工少了,产品多了,工人的工资也就上去了,企业的盈利也就多了。最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再出现动用众多人力生产的半成品廉价卖到了国外、人家简单一加工就又高价卖给我们的尴尬。

“求职者去哪儿了”不是问答题而是思考题。

上篇:我省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下篇:西安下月将举行多场招聘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2/20140219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2/19/0967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