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刚) 近年来,旬阳县地方税务局以“纳税人满意、党委政府满意、社会各界满意”为目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系统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该局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3项国家级荣誉和“全省地税系统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等16项省市级荣誉,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转变观念,贴心服务,让纳税人满意
提高素质,规范服务,一厅式办公暖民心。旬阳地税从增强税务人员综合素养和完善硬件设施入手,打造一流的纳税服务品牌。一是规范服务标准,编印《旬阳县地税局办税服务厅规范化服务手册》,从仪表礼仪、行为举止、文明用语等方面明确93条服务标准,完善办税环境建设、涉税事项服务和应急处理机制等规范化要求。二是科学合并、简化流程,对17项涉税业务进行了简并和优化,将所有涉税业务集中到一个综合服务窗口,全面推行“全职能”、“一厅式”服务模式,大力推广网上办税、“同城通办”等业务,让纳税人“进一个门、找一个窗口、能办一切业务”。三是增强服务针对性,实现服务方式多元化,建立纳税服务QQ群、短信互动平台,对纳税人的特殊需求实行预约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纳税人提供上门服务,对重点纳税人开辟办税服务VIP绿色通道和订单式服务。四是加大投资,优化环境,以星级办税服务厅创建为契机,加大对办税服务硬件设施的投入。
2013年6月,一位自称龙先生的外地纳税人在旬阳政府网站上发帖,称自己于5月6日、14日先后到旬阳县地税局办税大厅办理涉税事宜,盛赞这次办税经历是其“在旬阳县感受到的服务态度最好,工作作风最务实的一个窗口单位!”
改革创新,发挥职能,让党委政府满意
抢抓机遇,大胆改革,开创管理新模式。一是根据全县税源结构、规模、分布,重新整合税源管理机构,新增设纳税评估专门机构,形成“纳税服务、纳税评估、税源监控”三位一体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二是规范税收征管流程,实现税务人员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按照“规模+行业”的模式,对年纳税额50万以上的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对中小企业开展风险排序,实施专业和日常纳税评估;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实行电子评税、核定征收。三是先后以政府名义出台了《旬阳县协税护税实施办法》等社会治税协税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将地税收入指标纳入县政府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从制度上明确相关部门协助地税机关实施税源控管的职责,为地税征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依靠科学精细化管理,旬阳地税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宏观微观经济严重下滑、重点税源萎缩不振、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重大影响的严峻形势下,自2009年以来实现了收入总量3年翻番目标。
廉洁从税,锻造队伍,让社会各界满意
深化教育,寻求监督,传递正能量。一是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层层落实反腐倡廉工作责任。二是以廉政风险防范为重点,紧紧围绕征、管、查、减、免、罚、人、财、物九大节点,查找存在和潜在的执法风险点,制订执法廉政“双防范”措施,切实把“风险点”转化为“安全点”。三是以强化廉政教育为突破,与县纪委联合创建廉政教育示范基地,让地税干部在廉政文化长期熏陶下自觉增强“免疫力”。廉政教育基地先后接访省市县各级领导干部70余批次,受教育党员干部5000余人次,被命名为陕西省“廉政文化示范单位”。四是定期开展行风建设监督检查和明查暗访,通过多种渠道征求意见和建议,切实防止和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突出问题。在县人大组织开展的“人民满意的窗口单位”评选活动中,旬阳地税连续三年获得此项荣誉;在县纪委组织的年度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获得“免评单位”殊荣。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旬阳县地税局党组结合自身实际,迅速制订了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的具体措施,把更多的工作精力投入基层一线,把节省下来的经费投入基层,投入到所挂联帮扶的乡镇村组,帮助当地人民群众修好便民桥、致富路,开展产业扶贫等实实在在的工作,让贫困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