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勋锋,男,50岁,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颈椎病、骨关节病治疗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颈椎病为一种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脱水,致椎间隙狭窄、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以颈肩痛可放射至前臂和手指,且可有手指麻木及活动欠灵等。椎体后缘的骨赘突向椎管而挤压脊髓,引起下肢麻木,甚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主要因素,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颈椎病可分六种类型:1、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颈、肩、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2、神经根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骨质增生的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上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一侧上肢节段的运动障碍或感觉麻木。3、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颈椎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有的以上肢开始发病,继而向下肢发展。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难等。4、椎动脉型: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常伴有头晕、黑朦等症状,眩晕与颈部旋转及体位改相关。5、交感神经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者,临床上比较少见,此种类型要注意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鉴别。6、其他型:指食管压迫型,吞咽有异物感,临床上非常罕见。
临床表现:1、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2、一侧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3、其严重的典型表现是: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4、最严重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5、常伴有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6、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7、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两眼发胀、发干、两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束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
颈椎病的检查:1、前屈旋颈试验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3、臂丛牵拉试验4、上肢后伸试验5、X线检查6、肌电图检查7、CT检查8、测量骨质密度
颈椎病的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95%以上的患者不必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颈椎病:具有安全、方便、效验、费用低廉等特点,很受欢迎。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对颈椎病的颈肩及上肢麻木、疼痛有很好的疗效。治疗颈椎病的针灸疗法有多种:有穴位刺激法,如电针、温针、隔药饼灸、竹罐法、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针、铍针等等都应用于本病的治疗。2、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选用口径不同的瓷罐、玻璃罐、竹罐等,通过燃烧、蒸煮或抽气的方法,使罐内形成负压,吸拔在颈项肩背及肢体有关的部位皮肤上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皮部,改善经脉、络脉、经筋的气血运行,起到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的作用。3、推拿疗法:推拿是我国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治疗疾病不采用吃药和打针的方式,靠的就是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患者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推拿痛苦小,简便易行,疗效可实现立竿见影,因此深受病人的欢迎。4、水针疗法:是指将某些药物注射到人体一定穴位上或压痛点上的方法,是一种对症治疗措施,对消除疼痛、麻木、头晕、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疗效,可作为颈椎病的辅助疗法。5、中药热敷疗法:即将各种中草药放入纱布包中,缝好包口,将药包放入水中煮沸用毛巾包好放于患者颈部热敷,此方法可使药物在湿热环境中经皮肤吸收,使药力直达病所,消除局部淤血、炎症、水肿。热敷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局部组织的供氧状态;还可有效地防止组织供血不足导致的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而且中药热敷简便易行,患者在家中就可以自己操作,非常方便。
颈椎病的预防:1.树立正确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2.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及应对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3、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要保持脊柱的正直。4.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5.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6.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陕西省工人疗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