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叫刘国一,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
他1978年入伍,1984年随部队集体转业,已经工作36年了。他是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机关小车队的队长,也是一个为职工排忧解难的热心人,一米七五的个头,笔直的身板,卡其色上衣,军绿色的工具包,每天风风火火往返于公司机关、职工小区之间,人们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公司机关的水电暖管线维护、职工家里修门换锁,甚至小家电的维修都是他的“业余工作”。
春节刚过,我们找到老刘,他正帮同事修理一个豆浆机,狭小的办公室堆满了家电管线,一张老杨木做成的长桌上放着一盏铝制台灯、一个工具箱和一个电流表,老刘正戴着老花镜用电烙铁焊接主板元件。
趁着休息的间隙,请他讲讲什么时候学会维修水电的?老刘笑道,水电路改造、家电维修的手艺在部队的时候就学会了,自己入伍后在汽车连从事汽车维修,到了80年代初期,部队购置了几辆进口车,电路比较复杂,以前修理国产车的知识解决不了新问题,自己硬着头皮重新学习,慢慢就掌握了水电路的基本知识。
“那公司的活儿呢?”
老刘说:“单位刚从介休搬到西安时,公司没有水电工,很多活儿也没捋顺,自己又自学过这些,领导让自己帮忙着料理,就一直干了下来。”
而这一干就到现在,渐渐老刘“名声在外”,同事家里谁有个水电路维修、修门换锁,都会给老刘打电话,请他看一看,他也乐此不疲。
去年深冬的一个晚上,已经熟睡的老刘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惊醒,一位职工打电话说他家里的暖气片破了。老刘知道这样的事情等不得,他二话没说,穿起衣服就往外跑。等他修完暖气片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一点了,被水灌透的衣服上也结满了冰花。
像这样的事情在平日里还有很多,有时遇到突发事件半夜就得往外跑,他甚至大年初二都在帮同事修理爆开的管道。老刘的“业余工作”耗时、费力、贴钱,为此,妻子有时也会埋怨他,孩子也满脸不解,但他总是笑着说:“我有这个手艺,帮一下别人,多有意义呀!”
正在我们聊在兴头的时候,老刘的电话响了,“老刘,办公楼一层的几个房间的墙角湿了,麻烦你过来看看!”老刘急忙起身:“我得赶快去看一看,不然影响大家办公。”屋顶、会议室、仓库……每一个角落他都不放过,原来是一楼帽檐防水卷材老化,淤泥堆积引起管道不通,这几天雨水存积影响导致的,他穿着皮鞋就跳到泥水里疏通管道,这一趟下来,花了1个多小时。忙完这些,老刘又跑上跑下去检查其它楼层的情况……
这是一个特殊的岗位,没有任命,没有部门,每天干的都是公司或者职工家里水电路改造、电子维修、修理门锁等琐碎而繁杂的事情,虽然桩桩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在职工看来,在自己最需要帮助时,身边能立刻出现这样一个人,那种温暖让人难以忘怀。
(陈耀仿 赵彦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