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杂文家冯日乾兄,陕西泾阳籍,日前标注了《泾献文存》,即泾阳明清两朝先贤的文存,其《外编》中,有篇罗绕典所作的《孙公退庵生圹记》,传主孙退庵,名念祖,自号退庵,清道光九年(1829)进士,曾任广东英德、长乐知县,数年后,因病辞官,主讲西安关中书院。
冯日乾兄曾有文论及孙念祖,大意是说,孙念祖在知县任上,清正而廉明,“绝苞苴谢请托,勤听断,严缉捕”,尤以除暴安良深得民心。英德有一赖姓捐官者,不义而富且贵,与其父叔重利盘剥,逼债竟致死人命。案发,赖氏父子被缉拿下狱,为民除了一害;有一张性强梁,抢夺财物,掳掠妇女,又党羽甚众,孙念祖毅然将其拿获杖毙,阖境之民称快:“我侯(尊称县令)又除一虎矣。”有富户谢定魁者,与邻某有隙,邻某在胞兄病故后,将尸用棒连击,并于深夜将尸移至谢家门首,反而向官府告发,诬谢定魁挟嫌报复致兄死命。孙通过查验讯得实情,将诬告者依法反坐,谢氏感激涕零而去。
孙念祖的清官形象,使得一县境内,无论城市乡村,人们自发地在壁间皆书“官清民乐”,孙见后,斥去之。难怪广东巡抚朱干臣在孙所上的报告中有批语云:“广东第一廉明好官”。当年的张伯行,康熙帝誉为“江南第一廉吏”,再有孙念祖继之,民所悦也。在当时的政坛上,此廉明好官,不啻是一颗政治明星。
求之清,律之廉,数年之后,孙念祖积劳成疾,身瘁矣;更加之当时官场黑暗,吏治大坏,心瘁矣。身心交瘁,遂一月中三次呈牒辞官。上级鉴于他的身体状况,准其辞官归里。
临行,当地百姓扶老携幼,焚香跪送,有擎酒浆者,有捧牌匾者,有泣而遮拦道路者,民众簇拥于道,马不得前。孙念祖对所馈赠物品,一概谢绝,只留下几束梅花。梅标清骨。
道光十九年(1839),赋闲在家的孙念祖,经“同年”陕西粮道罗绕典向巡抚富海颿推荐,弘扬文教,掌教关中书院。在书院,先生诲人不倦,教育有方,“讲习九年,历四科,门下生歌鹿鸣者(参加鹿鸣宴所考中的举人)百馀人,宴琼林者(皇帝赐新科进士的宴会)二十馀人,或入词馆,分部曹,或作县令,学博,桃李盈门,人才济济。”一时间,先生名声大噪,知与不知,仰先生人品者敬先生德政者慕先生育人者,颇众矣。富海颿巡扶有感于先生的人品官品学品,遂赠一联云:
归装只载梅花,岭外至今思爱日;
教泽深培械朴,关中无处不春风。
岭外即岭南,此处指广东。棫朴,《诗经·大雅》篇名,棫即白桵,朴即枹木。意谓棫朴丛生,根枝茂密,共相附着,喻贤人众多,国家蕃兴。后也用以人才众多。联中颂扬其岭外政绩,关中教泽,犹如梅之高洁,春之骀宕。由此论之,孙念祖亦人镜矣。
有孙念祖在其中的《泾献文存》,赖冯日乾兄以激扬光大,其行可风。冯兄有杂文集《风雨蔷薇》《沉默也是泥》,代民立言,喷礴而劲迈;专著《晚明奇士王徵》,立天地之正气,大是力作也。
口杨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