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珍,女,46岁,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体检部多年从事心脏B超检查,与被检者谈话了解发现,冠心病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合理的饮食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尤为重要。冠心病的发生多在40岁以上、男性、脑力劳动者、城市人群中。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冠心病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研究资料表明:10-20岁年龄人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可达13.3%,只不过是有人还没有发展到足以表现出临床症状而已。长期吸烟者、肥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易患冠心病。要坚持每年做体检,如患病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同时注意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您预防冠心病,远离冠心病的困扰。
1、冠心病的预防首先就是要合理饮食,不偏食,不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控制总热量摄人,限制体重增加。
2、日常生活作息时间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也是冠心病的预防要点之一。
3、适量饮茶同样可以帮助冠心病的预防,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4、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得了冠心病以后,合理的饮食可以防止病情加重。冠心病是一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很多患者因治疗不及时而使生命受到了威胁。饮食不当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合理的饮食保健,可以使冠心病病情稳定,防止进一步恶化,避免或减少心血管急性病变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如何调整饮食结构对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冠心病饮食应遵循“五低两高”的原则。
1、低热量:饮食摄入总热量过多,超过人体的消耗,必然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形成肥胖。在生活中,肥胖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为高,故冠心病人要保持饮食的低热量状态。注意每餐不要吃得过饱,达到八成左右即可。并提倡饭后轻微活动,如散步等。
2、低脂肪: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与食物中的脂肪总量密切相关。另外,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与脂肪类型有关,动物脂肪易致血清胆固醇升高,而植物脂肪(除椰子油外)则有抑制血栓形成、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的作用,故低脂肪是限制动物脂肪。许多研究证明,长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动物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还证明脂肪的质对血脂的影响更大,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血胆固醇,一般认为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为宜。
3、低糖:主要是限制淀粉的摄入。精米、精面中富含糖类,过多的糖类可致血中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因此每日饮食中糖类总量应占总热量的55%-60%为宜。由于粗粮、杂粮中富含纤维素,有利于排除胆固醇,因此,提倡饮食中有适当比例粗杂粮。
4、低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占总热量的10%-15%为宜。其中优质蛋白占40%—50%,优质蛋白中,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各占一半。冠心病病人应注意选择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牛奶及豆和豆制品等。这样,既可满足机体蛋白质的需要,又能避免因摄入过量的蛋白质而增加病人的肝肾负担。
5、低盐:食盐过多可加重机体的钠潴留、升高血压,这对冠心病是不利的。因此要注意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膳食中盐的总量应在5克以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病人,食盐应更低些,以每日在3克以下为好。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高血压就是预防冠心病。研究证明钠摄入量与血压升高呈正相关,即盐吃得越多,高血压越明显;因此盐腌、盐渍加工的食物及酱油中均含有大量的食盐,应敬而远之。味精虽无咸味,但其钠的含量是食盐的80%左右,冠心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而钾与血压升高是负相关;研究还指出缺钙可以加重高钠引起的血压升高。钾的主要来源是新鲜蔬菜、水果;钙的主要来源是在类动物性食物及牛奶。因此,冠心病人饮食宜清淡,改变嗜咸的饮食习惯。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膳食中钾、钙及纤维素的含量。
6、高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B、C和P均可影响细胞及其间质成分的合成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减低血管壁的脆性,增强韧性和弹性,增强微血管的抵抗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血管状态,因而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每日总量在500g以上。苹果、梨、桃、柑橘、山楂等水果,以及萝卜、黄瓜和绿叶蔬菜中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一般都能够充分补充机体需要,无需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保健品,否则将有可能危害健康。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还能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预防血栓发生。
7、高纤维素:膳食纤维属于多糖,人体不能完全分解利用,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生成,故能降低血胆固醇,并软化粪便,防止便秘。故而应多食含纤维素的谷类、水果和蔬菜,如玉米、小米、芹菜、韭菜、木耳、黄花菜等。
此外,还要保证必需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供给。碘能抑制胆固醇被肠道吸收,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故能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常食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注意劳逸结合,根据心功能进行适当锻炼。
香烟的尼古丁对心血管有直接的损伤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并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绞痛;酒精有扩张血管作用,饮用少量低度酒并不禁忌,但大量饮用烈酒是绝对禁止的。适量饮茶是允许的,但饮浓茶及咖啡可导致病人心律失常、心肌耗氧增多,对病人不利。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亦为冠心病患者所禁忌。
陕西省工人疗养院副主任医师 陈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