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66个易错词难倒众人

瞬间文盲让人不敢读写

2023年09月03日

“‘芝麻糊’的‘糊’为什么是第四声啊!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感觉已经不会说话了,我都怀疑自己是外国人……”“唉,一半读错,学中文专业的我真是惭愧!”这是部分网友在看到网络上列出的易读错字后发出的感叹。

近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给出66个易读错的汉语词语,大部分人看后自惭形秽,大叹“涨姿势(知识)了”,很少有人能将其全部读对。严峻的现实甚至让有的网友调侃自己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不少人发现,很多词语平时挂在嘴边不知说了多少遍,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一直读的是错误的音,甚至连广播、电视有一些播音员、主持人也是读错的。例如,生物学上的用语“嘌呤”二字,其实都应该读第四声,而常常被误读成第一声的“晕船”的“晕”字,应是第四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营养师周美荣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这么多年念错的字,就像有些食物,可能你吃了一辈子也没吃对。”

“瞬间文盲,好多都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看到的词,感觉我已经不会说话了。”在该微博超2万的转发中,逾八成的网友表示了对自己汉语能力的“怀疑”。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错误。”中国社会语言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唐正大套用了一句时髦的说法。在他看来,是这些词“违反”了大家习以为常的规则,因而成为孤立的例外,也就成了易读错词。“从结构上看,大多数易读错字是形声字,而为了方便识记,我们往往习惯于读字看一半,所以在一些例外的字面前就犯了发音错误。此外,汉字家族中多音字不少,一些字的某个义项过于强大,其读音就容易在实际使用中慢慢覆盖义项较弱的读音,造成误读,‘糊’这个字就是一个例子。”

日常养成良好的汉语使用习惯,对于提高汉语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苗笑武教授说:“当生活工作中错误读音出现时,要及时善意纠正、温和引导,营造规范使用母语的社会氛围。常翻字典,对于不确定的读音进行确认,能规范自己的汉语读音;书写方面,建议养成适当手写的习惯,例如随身携带个小笔记本进行日常事务记录,能有效防止提笔忘字、提笔错字现象。” (陈梦颖)

上篇:省上将选拔技能高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3/20140319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3/19/10274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