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让批评有点“辣味”

2023年09月04日

·李拯·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与群众联系更直接,涉及的矛盾更复杂。如何避免“雨过地皮湿”,确保取得成效?怎样做到“烈火炼真金”,为执政地基的钢筋强身健体?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发人深思: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

让批评有点“辣味”,就是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真正揭伤疤、戳痛处、找问题。如果“甜味四溢”,客套话开头、奉承话居中、希望话结尾,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会异化为表扬与自我表扬。显然,得有点“辣味”,自我批评才能触及灵魂,相互批评才能开诚布公。

延安整风时期,有人向陈毅反映某些干部贪污腐化,很激动地责备陈毅没有管好干部。陈毅听后语气有些生硬地反问“怎么?你来责备我?”当天晚上陈毅觉得自己做法不妥,第二天一大早步行30多里路登门道歉、自我批评。20多年后回忆此事,陈毅感慨写下“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的诗句。可以说,有“辣味”的批评,就是要掏心见胆、直指问题;对待有“辣味”的批评,就要有反躬自省的勇气、从善如流的胸襟。

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却认为自我批评是自曝家丑,于是讳莫如深;担心相互批评会丢掉选票,于是和风细雨。殊不知,没有带“辣味”的犀利批评,无异纵容矛盾,不啻养痈遗患。一些落马官员都谈到,小问题没人提醒,大问题无人批评,以至酿成大错。正所谓,“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固然都是重要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党性原则不强,因私利而废公心,以己利而夺公益。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让批评有点“辣味”,首先是态度要有“辣味”,不能一味只栽花不栽刺,充当老好人;其次是话语要有“辣味”,不能“吹面不寒杨柳风”,失去了批评的锐气和力度;最后是内容要有“辣味”,不能不着边际进行抽象批评,丢掉了“四风”这个靶子。唯其如此,才能如同辣椒的灼热刺激在味蕾上绽开,温脾暖胃、止痛散热,让作风问题纤毫毕现;除风发汗、排毒祛湿,让作风积弊无处藏身。

上篇:公示
下篇:全省职工文艺调演筹备工作有序开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3/2014032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3/28/10301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