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莫让烧纸烧掉文明新风

2023年09月03日

·邓子庆·

日前,有媒体发起“你会用何种方式祭扫”的街头民调,其中8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准备纸钱、纸衣服等物品祭扫。对于“烧纸”,大多受访者表示这是传统,不能丢弃。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老百姓祭拜时都喜欢烧纸钱、放鞭炮。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祭扫多年的当今,仍有超八成市民表示会“烧纸”,足以印证这一点。怀念和祭奠先人的心态固然是好,但如此祭祖的方式,着实有必要改一改——每年清明节,“家家点火、处处冒烟、垃圾遍地、狼烟四起”,与社会倡导的节俭过节,极不协调。

近年来,雾霾笼罩引起国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面对雾霾萦绕不去的严峻形势,若大家仍为追求所谓的“心理安慰”,肆意烧纸祭扫,只能让雾霾雪上加霜。再说,肆意烧纸更是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尤其农村的大部分坟都在山上,很容易引发火灾,这方面的惨痛教训有很多。

毫无疑问,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是要摒弃那些形式重过实体且对现实生活有不少负面影响的活动。这一点,有些地方的做法就值得学习。例如近年来天津多个社区居委会就举办集体共祭活动——活动室被鲜花、纸鹤、蜡烛装点得肃穆庄严,类似“没有烟火”的祭祖活动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所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祭扫烧纸、燃放烟花爆竹本是中国民俗,移风易俗终究需要依赖于民众的自觉。否则,即便政府力量再强大,也防不住个体戴着口罩冷不丁地烧上一堆纸。正因如此,笔者但愿越来越多的公民支持禁止祭扫烧纸、燃放烟花爆竹,进而推动政府改革、完善法律法规,呈现出绿色低碳的节日新风。

建设清丽净美的幸福城市和天蓝水净的美丽中国,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呵护。一个有责任感有文明意识的公民,应当学会文明祭祖,从小事做起、做好。更何况,花钱搞形式固然能够换得心理上的安慰,但先人活着时能充分予以关怀,让他们“死而无憾”,哪怕清明扫墓时一张纸不烧,也足够了吧。

上篇:休刊启事
下篇:人社部今年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4/2014040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4/03/10137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