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青平川采油厂经过27年艰难的发展历程,针对当前企业进入转型发展期,资源先天匮乏、企业负债前行、成本居高不下等现状,该厂今年及时提出原油稳产在6.5万吨的基础上,原油生产操作成本力争控制在2897.64元/吨,管理费用力争控制在5969万元,依靠技术创新,不断优化管理升级,充分激发企业内部各种积极因素,力争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生存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认真贯彻集团、油田管控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级职能定位和职责权限,理顺内部机制,完善机构设置,夯实管理基础。开展劳动用工调研,摸清人力资源现状,建立用工标准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严格劳动用工管理,扎实推进“四定”工作。在油田实行“吨油含量工资”制度框架内,突出岗位价值,建立与个人业绩挂钩的岗位效益工资制度。掌握全员个体情况,开展针对性培训,推行持证上岗。编制员工成长规划,建立职业评价体系,明确职工自身定位、能力、业绩和努力方向,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称待遇,使职工幸福指数、效率指数、劳动指数同步匹配。
严格成本管理控制。进一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实行成本费用、投资等预算控制,实施生产单位模拟利润核算管理办法,切实规范固定资产投资核算程序,盘活存量资产。强化资金管理,加大工程、成本等资金集中支付力度,进一步抓好账务清欠工作。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对修理费、道路维护费、油水井措施费用等实行项目管理。开展成本运行分析,找准亏损原因,采取可行措施,力争亏损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全面推进对标管理。以“对标创效、强化管理”为目标,加强与兄弟采油厂的交流合作,完善采油厂、区队、班组和岗位四级对标管理体系。坚持通过开展内部对标,进行差异分析,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加大绩效管理力度,完善考核机制,调整优化考核指标,建立考核数据库,严考核、硬兑现。
持续规范专业管理。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确保采、供、需平衡,抓好储备定额管理,制定积压物资调剂使用办法,有效减少库存积压。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机制,严格重点项目和重大合同审查,着力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开展自有设备清查,建立设备运行数据库,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有效进行余缺调剂。规范统计管理,建立涵盖计划、生产、勘探、开发、财务等专项业务的共享数据平台,严格统计口径,提高数据准确性。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项目过程管理,确保各类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注重安全环保节能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教育,落实安全责任,规范操作规程,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健全事故应急预案,抓好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切实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消防工作。加快安全责任、制度、监督、防范体系建设,扎实推进HSE管理,努力实现本质安全。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加强环境监测治理。抓好文明井场建设,扩大环境绿化。强化污染物处置,彻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大力推进能效对标,实施节能改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全年节能任务顺利完成。
切实加强原油管护工作。强化油井管理是提高油井利用率的关键。在油区治安上,要求坚持内外部“两头抓、两手硬”,抓源头、严防内外勾结,强技措、严格路查路检,同时鼓励群众举报,严厉打击团伙犯罪,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的管护震慑力,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原油流失,确保生产的原油滴滴入库归公。 (周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