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知识产权为我省中小微企业换来真金白银

2023年09月03日

两本红色证书和9本蓝色证书叠成厚厚一摞,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子上。“这就是我们企业的主要核心资产。”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创业研发园的源能微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萌介绍,通过这两件发明专利和9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以及其他组合资产,这家小微企业已经从银行成功获贷200万元,解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2013年,陕西省企业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达到了1.6万余件,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的63.4%。企业的专利实施率已经达到了98%左右。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日益凸显出来。”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行云表示,陕西作为科技大省,并不缺乏创新活力。但是,要将创新成果充分地运用起来,为企业的经济增效益,还需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多种方式来助力。

“每年,我们都要举行一到两次银行和企业的对接会,像教练员一样,手把手地一头教银行,一头教企业。我们就是要让中小微企业了解知识产权是能换来真金白银的。”杨行云表示,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很多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观念还比较淡薄,即便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微企业也很少了解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为企业带来资金,产生经济效益。

2010年,我省开启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新纪元。首批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6家中小微企业,成功获贷8700余万元。随着各项鼓励措施陆续出台,2011年,通过质押融资获得贷款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上升到了17家,获贷金额达到了1.17亿元。2012年,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全省共有62家中小微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10.11亿元,无论从参与的企业数量还是贷款金额上都有了质的飞跃。2013年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全面丰收。全省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中小微企业大幅增长,达到了160余家,参与的金融机构数量达到了17家,融资金额突破12亿元。全省的9个市区实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押融资的中小微企业已经涉及到电子、医药、机械、农业、影视文化等8个领域。

2011年,我省知识产权局等7个政府部门,联合推出了《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这是国内首部完整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统筹了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省银监局、省中小企业局、省工商局、省版权局等7个部门的资源,在国内首次制定了涵盖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3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管理办法,为金融资本和知识产权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效政策支持。

作为推动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铁三角”——陕西省知识产权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陕西监管局和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分工明确:“省知识产权局负责出质押融资工作的专利评估费,银监局主要是负责在银行中推广落实,中小企业局负责贷款的贴息。”杨行云介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我们已经开展了4年。按计划,再过一两年,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入市场化轨道,政府就会淡出这项工作。我们起到的就是教练员和辅导员的作用,引导着企业和银行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杨行云认为,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中,政府部门起到的引导作用目的是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一步市场化,促进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对接。

(向利 于朗添)

上篇:“便民联系卡”解决社区老人赡养问题
下篇:开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课堂”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4/2014041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4/15/1016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