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九1960年留影
王澎手举爷爷作品
王老九,原名王建禄,陕西临潼人,因在弟兄中排行第九,人称老九。出生于1894年2月23日,去世于1969年2月14日,享年76岁。1960年6月1日至11日,他作为农民诗人参加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全国文教群英会”,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等同于“全国劳动模范”。
对王老九曾经当过“全国劳动模范”这件事,包括他孙辈在内的很多人,早已印象模糊。然而提起农民诗人王老九,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周边村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王老九研究专家、国学学者、文化史学者刘荣庆介绍说,在中国,说农民诗人就是指王老九,王老九就是中国农民诗人的代表。
王老九之孙王澎先生自豪地说:“我爷爷曾三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周恩来总理还给他敬过酒。郭沫若也与他和过诗,老一辈文坛大家柯仲平、郑伯奇、老舍、臧克家、艾青、胡采等都和他有过密切来往。”
带着对这位农民杰出诗人的敬重之情,记者走进王老九的家乡,讲述那尘封已久的往事。
给丈人拜寿
说起王老九写诗,有这样一个故事。
1925年的一天,他陪老婆去给丈人拜寿,大女婿和二女婿送的都是点心和好酒,而王老九夫妻拿的是四个麦面做的寿桃。王老九老婆觉得失了体面,心里不高兴。在回家的路上,老婆埋怨王老九:“跟上你,一辈子都甭想洋火。”王老九即兴给老婆编唱了一段口歌:你骂媒人把媒说,把你说的嫁给我。你父你母打听过,说我是个好小伙。老九好比薛平贵,你是寒窑王宝钏。夫妻恩爱结因缘,你爱老九庄稼汉。贺大寿,走丈人,老九手里没分文。美酒点心买不起,媳妇一路骂女婿。娃他妈,莫生气,不用骂我骂财神。年年月月把它敬,为啥光叫咱受贫。嫌贫爱富理不正,叫我老九落骂名。唱个乱弹大家听,叫上众人把理评。
老婆听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心头的怨气慢慢消了。
这段口歌后来被命名为快板诗《怨财神》,也是王老九创作的第一首诗歌。
王老九的得意门生、《王老九诗社》社长,今年已经88岁的贺丙丁,在与记者交流时也谈到了这段佳话,并向记者回忆了他对王老九的点滴。
王老九自幼在家耕作,16岁时读过一年私塾,因家贫辍学,当过学徒,18岁起做农活,曾逃荒要饭。他自幼爱听戏、看唱本,顺着戏里听来的唱词对照着戏本念,就能将一本戏全记下来。
从1926年到1949年3月当地解放,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王老九,从开始编顺口溜到初期编的快板诗,大都是些劝人戒烟、戒赌和诅咒土匪等方面的内容,后来主要通过快板诗来讽喻时事,劝善惩恶,锋芒指向封建军阀和恶霸地主。这时的诗歌,具有民间歌谣口头性、流传性的典型特色。
比如,当年胡宗南任命横行无忌的秦颂丞为渭北“剿匪”总司令。一次,秦颂丞为催粮将王老九毒打了一顿。他便在心底编歌唱道:“秦颂丞,胡蛮蛮,上下磨扇转得鑱,磨得百姓骨头碎,血榨净来汗抽干。有朝一日天睁眼,砸烂磨扇搁河滩。”
刘荣庆认为,这是王老九诗歌创作的第一阶段。(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