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它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2013年,我国的全民阅读工程有了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入国家立法计划,条例初稿已经拟定,正在逐步细化和完善。法律的介入和引导,有利于改善阅读条件和环境,保障民众的阅读需求,意义重大。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因此,阅读既是个人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没有全民阅读作为根基,全民素养的提高就是句空话。我们不仅要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去宣讲,更要动员所有力量、尽最大努力,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能设立“国家阅读节”,将有助于推动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
节日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作用,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法律是“硬文化”,文化就是“软法律”。为阅读立法为“硬”,为阅读设节为“软”。软硬相济,才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强化公众对阅读的认可,在全社会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是最根本的教育手段。让阅读成为国家的节日,借助这个表达个体心灵体验的仪式,搭建起全国范围内的沟通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共读活动的落实,从而更快更好地传承优秀中华文明。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通过共读、共写,促进精神交流,就能实现真正的共同生活。进而言之,我们才能在传统文化远去、外来文化冲击的不利局面下,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建设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