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启水跋涉在大山中
“启水,到屋里坐,吃了饭再走!”
“不用了。天快黑了,赶路要紧。”
……
一连碰到三四个群众,他们都异口同声邀请启水进屋里吃饭,可启水心里清楚,山路难走,他计划好的抄表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在这里耽误了,天黑就下不了山了。
4月中旬的一天,宁启水背起背篓,装好给万佛山上几户困难群众和留守老人捎带的食用油、醋、白糖等生活必需品,挎上电工工具包,向海拔近两千米的大山深处跋涉。
宁启水此行的工作是抄表、收费,为群众提供用电服务,巡查山上线路的安全。一天下来,他徒步山路的距离约五十千米。
宁启水是国网商洛供电公司山阳县分公司宽坪供电所电工。17年来,他靠一双“铁腿”徒步跋涉,为山区群众用电保驾护航,用背篓为山中的留守老人和困难家庭捎带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成为了乡亲们的贴心人。
“有电就有希望!”
一坚守大山17年,历尽千辛万苦,为群众播洒“光明”
黝黑的面庞、憨厚的神态、质朴的微笑,如果没有头上这顶写有国家电网标识的安全帽,那么宁启水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普通群众,他背在身上的背篓,更加深了外人对他的这种印象。
“我自小在山里长大,熟悉这里的群众,熟悉这里的山路,为乡亲们提供用电服务,保证安全供电,就是我的责任。”宁启水说道。作为一名普通农电工,他17年来坚守在大山深处,为万佛山、裙子沟等4个不通公路的村子、近五百群众提供用电服务,维护电力线路安全。这些群众散居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峡谷之间,方圆达一百余平方千米,这4个山村,仅抄表收费一项工作,宁启水每月步行的路程在300公里以上,加上线路维护、故障抢修等,他17年徒步走过的路程超过七万千米。
2012年春节前夕,北风呼啸,雪花飞舞,一个背着抢修工具包的身影,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这是宁启水接到了长洼组汪宗奎的报修电话,赶去抢修。羊肠小道被积雪覆盖,他深一脚浅一脚奋力前行,不慎摔倒,扭伤了左脚。剧烈的疼痛一时让他难以站立起来,望着冰天雪地的茫茫林海,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群众等着用电,他用冰雪敷了敷脚踝,强忍疼痛继续前行。途中遇到一个外出打工回家过年的小伙,看他一瘸一拐的样子,坚持要送他下山治疗,他说:“先去给宗奎叔把电修好再说。”在小伙的搀扶下,赶到故障现场,很快接好了断线,恢复了供电。此时,他的脚已经红肿得不能下地了。现场的左邻右舍非常感动,大伙找来木棍做成简易担架,8个人轮换着在天明前把他抬到了山下板岩镇医院。
17年来,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宁启水曾被路边的马蜂蛰过,被深山的野猪、毒蛇惊吓过,被猎人的兽夹夹伤过。但他一直坚守了下来。他说:“有了电就有了光明,群众脱贫致富也有了希望。所以,我没有理由不为他们做好供电服务!”
“平时,不论谁家用电有问题,只要一个电话,启水就及时赶到。”提起启水,盛庆全老两口是赞不绝口。老两口记得,2010年7月22日,那场罕见的雪灾,使全村80%以上的电杆全部被雪压断,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启水知道情况后,自己背着百余斤的抢修材料,摸黑赶到村里,组织群众连夜开展抢修。在此后10多天的时间里,他带领群众更换电杆80余根,及时恢复了全村供电。这期间,他踏着一尺余厚的积雪多次下山,背送所需要的抢修材料。群众都说:“我们山上的电,就是启水背上来的。” (下转二版)
王尊德老人拉着宁启水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