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军·
有人说,生活中的乐趣要靠自己去寻找,有了好的乐趣,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丰富人生,同时还可以提高素养。
记得许多年前,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们为了督促我们好好学习,而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要好好读书,多学东西。老师虽然讲得多,但是真正能听进去的又有几个人呢?那时候由于生长在农村,所有文化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再加上贫困原因,所以女孩子能上学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和同龄人相比,我是上学较晚的,因为是女孩子,在父母那一代人眼里,女孩子识几个字,能算简单的账就行了,书念得再好,将来还是要回到农村。
现在想想,不知道是后天发育迟钝,还是启蒙晚的缘故,所以对很多事物都不是看得很清楚,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上美术课,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师让画一张队旗的画,当时是看着图画书画,图片本身也简单,就一个三角旗,边上再画上黄色的穗子就完了。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是不是色彩有极强的感染力,我莫名其妙地将十二种蜡笔的颜色全用上了,画完以后还觉得很自豪,第一个给老师交了作业。过了一会儿,等大部分同学都画完了,老师开始现场改作业,那时候也不知道说谁画得好,谁画得不好,反正都交了。就在快下课的时候,看着老师拿起一张画说:“同学们先停下,大家看看这张画,有什么特点?”当老师的话音刚落的时候,教室里立刻一片哗然,哄堂大笑,我没有笑,因为我看到老师手里拿的就是我的画,所以当同学们在笑的时候,我几乎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是好还是坏呢?
这是我第一次上美术课,这一节课虽然印象深,但是它却给我造成了错觉,由于小时候也没看过什么启蒙书,家里人也没怎么教过我,看一些图片之类的书,所以这个悬念给我造成了错觉,我误以为我是画得好,才被老师拿来让同学们看的。这个误会过后也没怎么去深究,以至于在后来就渐渐真的喜欢上了画画。当有一天突然明白那天为什么那么多同学在笑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可笑。
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或许有人认为这很正常,但是我想,这样的事在现在这个社会是不可能发生的,今天上学的小孩子,因为在没上学之前就可以看到电视、电脑之类的动画场面的东西,还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提早学到更多的东西,早早地就给他们买了学龄前儿童读物,让他们尽早认识世界。
现在,这个错觉还一直在延续,因为我是真的喜欢上画画了,尤其是喜欢国画,虽然水平有限,但是在闲暇时间,自己偶尔画一下,感觉还是很好的,因为画画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生活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情趣。更重要的是,现在社会好了,再也不愁没钱上不起学,或者买不起画笔之类的东西了。现在条件好了,自己想买什么颜料都能买,想画什么就画,同时还能给繁忙的生活带来一点清雅的乐趣。(瑞能煤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