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成都三景

2023年09月06日

·周荣·

凡是写入古诗词的地方,对人就有着一种巨大的诱惑。这种诱惑不在于她的美丽,而在于她优美的传说,比如蜀地四川。李白赞曰:“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去成都,就是想去寻找旧时的繁华与秀丽,想去享受那闲适散淡中让人回味无穷的茶文化和麻辣美味,想去领略天府之国独有的风姿韵味,还有那神秘的少数民族风采、悠长的历史文化。

锦里

没到锦里就没到成都。因为这里有代表成都的文化、故事和传说。锦里西依武侯祠,北邻锦江,东望彩虹桥,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为古老的三国文化注入了民俗文化的活力。

步入锦里大门,人流如织,街心迎面矗立着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紫檀色木屏。锦里古街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看着街面上一字排开皮影表演、吹糖人、剪纸、面具、泥人、勾勾针等等,仿佛时间倒流,把我送进了色彩斑斓的年幼时光。锦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十分大气,周围的竹林青翠欲滴,小路旁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味道。街道两旁有很多现场制作的小吃摊基本上全都是辣的。导游给大家介绍了最有特点的两种小吃:“龙须糖”和“伤透心凉粉”。龙须糖,是卖家把糖浆放到制好的炒粉里,像拽拉面一样不停地拉伸糖浆,直至细似龙须,再挽成一个个规则的小圆柱,整齐地摆到盒子里,便可以吃了。“伤透心凉粉”,把豌豆做的凉粉切成一条条的,配上特制的香辣麻的调料,在吃的时候感觉此凉粉伤透心地辣啊,眼泪都快出来了!

锦里还有很多卖工艺品的店铺,一家卖蚕丝被的小店,现场制作,有一位穿着蓝底白花衣服的中年妇女在整理茧,只见她把煮熟的已经清空内心的蚕茧从手中穿过,套在手上抽丝,动作优美、干脆利落。店内的人熙熙攘攘,她却专心工作,连头都不抬一下,真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

杜甫草堂

清晨,我们奔向杜甫的故居。进入大门,走过一条林荫小道来到大雅堂,大雅堂正中央是杜甫的雕像,旁边是李白、王维、白居易、陈子昂等的雕塑。走出大雅堂,花径两旁是一道红墙,红墙边上有各种各样的竹子:绵竹、茅竹,青丝竹。走出花径,就能看到杜甫以前居住的茅屋。我在茅屋前背诵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深深表达了杜甫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一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反映了诗人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已。

杜甫草堂是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靠亲友支助在浣花溪边修建而成的。因为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草堂又地处郊外,所以杜甫在这里写下了《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名诗。他一生写了2000多首诗,在草堂就完成了240首,杜甫草堂共收集了1000多首,所以,后人把杜甫草堂誉为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茅屋设有中客厅,厨房,书房,卧房等。来到史诗堂,就能看到杜甫的铜像,那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雕刻的。这个雕像很清瘦,最能表达出杜甫一生的艰难曲折。在铜像旁,还有朱德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草堂里面空气清新,甜润,古树参天,树枝纵横交错,淡淡的芳香扑鼻而来,漫步在通幽小径,听见河水潺潺声,左边的樱花红中带粉,垂柳细细的枝条绿得醉人,真是世外桃源啊!

水磨镇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村。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

水磨古镇距成都76公里,都江堰市25公里,映秀19公里,是镶嵌在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大熊猫栖息地、九寨沟、黄龙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被称为世界遗产群中的世界地震遗产。汶川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古今历史文化在此交汇、川广发展理念在此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成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到达的时候已是中午二点,我们先去品尝了羌族的特色菜,农家老腊肉、农家豆花、农家野菜……享受大自然的美味佳肴。在这条1000多米的石板老街两旁,家家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户户高挑起喜庆的红灯笼,雕花木门里面摆着琳琅满目的藏族、羌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大街小巷中飘荡着水磨老腊肉、石磨豆花和“九大碗”流水席诱人的香气。从这些景色中,我们看到了水磨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受到了灾区人民的温暖。我们这些外来游客情不自禁受其影响,心中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尽情地拍照留念,在每一个角落留下灿烂的笑容!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快,游完了水磨古镇,我们真舍不得离开,一直回味着一天的历程,不停回望水磨古镇。车渐渐开远了,大家的心似乎还流连在古镇的街巷中……

上篇:春姑娘
下篇:陪孩子做个“审美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5/09/10797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