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年十一月到次年的四月份,在单位忙着参与新项目招投标的这半年,他是一张白白净净的脸;
从五月到十月份,在高原野外行走的这半年,经风吹日晒,他是一张黝黑的脸。
就这样年复一年,由白变黑,由黑变白……所有的工作都写在他的脸上。
他叫张文峰,今年28岁,陕西省地矿总公司区调分公司地调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西藏办事处主任、西藏1:5万萨迦地区6幅区调项目负责人。
5月7日,在咸阳市滨河路的单位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文峰,进一步探寻这位高原行者的点滴……
“不知老婆穿裙子的样儿”
“早上吃过饭,带着当地一位民工背着工具就开始上路,因为语言不通所以路上几乎就没有交流。经常是走一天也看不见一个人,能看见的就是各种野生动物,如果遇见熊之类的大型动物还真是害怕。所以每天在路上除了孤独寂寞,还有就是恐惧。”张文峰说,选择了地质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心理问题。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桑日县、曲松县;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拉孜县等地的高原上,张文峰每年多半年的时间里,每天都要经历这种感受。为了减轻心理负担,他就以苦为乐,在空旷的野外,拿出携带的地质锤子奏响美妙的音符给自己听。累了就看一看蓝蓝的天、听一听偶尔传来的鸟声……
如果拿孤独和艰辛的工作相比,孤独反倒成了一种享受。2006年9月,乌恰深山S形河流里流淌的雪水冰凉刺骨,而布置的地质线路要来回不停过河。为了圆满完成每天的工作量,在冰冷的河水面前张文峰毅然脱下所穿棉裤,淌水过河,有一天他先后淌水12次。
有一次,在一个山顶处测地质剖面,大家都没有考虑到大山下的深沟冰雪消融得是那样快,当下午七点多返回的时候,早晨还可以一跃而过、清澈见底的小河已经变得浑浊不堪,站在河边可以听见河流中石头相互碰撞发出的巨响,张文峰和几名老同志被困在了山里。此时,同样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他,先让老同志休息自己却忙着将资料和样品搬放到安全地方,然后四下寻找柴火燃起篝火给大家取暖。半夜三点多,克族向导赶着骆驼进沟才将他们寻找接回了临时驻地。
交谈中,张文峰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津津乐道,轻松而快乐。“每年从夏初出发到达工作地,到大雪封山被迫收工,一年中的夏秋时光就这样从身边溜走了。等回到单位回到家,看见老婆还是走时的冬天装束,才想起夏天的时候,老婆穿裙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好看吗?”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