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脚下飞歌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国网宝鸡供电公司秦岭输电运维班

2023年09月06日

在秦岭深处,有这样一群坚守大山、追求生命价值的人;

他们承担着宝鸡地区19条35kV、110kV输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和维护工作;

他们高擎职业理想,几十年如一日,用扎实的脚步丈量着秦岭的伟岸。

他们就是国网宝鸡供电公司秦岭输电运维班的巡线员。

“啪啪啪……”五一前夕,当记者跟随他们从凤县黄牛铺镇北星村进山时,这种声音就伴随着我,它像雨丝敲窗、像雪落大地,把对大地的热爱融入到丝丝扣扣的细节中。这是爬山人的脚步声,是秦岭输电运维班13名职工每日必奏的脚下飞歌。40年前当秦岭带负荷融冰变电站成立后,这个脚步声就从未中断过。如果按照每天巡山10公里,平均一年要走200天计算,他们一年就能绕地球赤道2圈。

输电运维班班长周红亮告诉记者,小时候受在变电站工作的父亲影响,他的梦想是“做一个优秀的电力工!”最后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没有儿时想象的那样美好。

副班长令云干巡线工20年了,秦岭每到夏季,繁多的漆树成了他的“克星”,一闻到漆树的气味令云浑身像个发糕一样“发酵”起来,常常因漆树过敏要挂好几天吊针,但只要一听说哪里的线路坏了,又会主动请缨带大家上山工作。

给线路“问诊”和猜谜一样,若是没有良好的技术知识储备,只有徒劳。周红亮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8年初,罕见的冰雪灾害对马汉等线路造成严重威胁,多条线路跳闸,无法重合。正值中午,刚吞下热气腾腾的一碗面,命令就下达了,大家放下饭碗,穿上军大衣,带上干粮和热水就出发了。一路往山上走,越走脚下越滑,雪不知疲倦地下着,线路此时仿佛也跟人开起了玩笑,在雪的映照下把问题隐藏起来,不走到线跟前去,是很难发现的。从中午上山到下午五六点,走了几十里山路,终于发现一处导线出了问题,他们立即动手给导线“治病”,还没忙完,又有一处线路出了故障,需要调三四个人去查看,于是分出几个人又马不停蹄奔向下一个目的地。那晚,谁都没有停下来,一直找了一夜,夜间虽风雨交加,但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不找到症结,绝不罢休!功夫不负有心人,天亮时他们终于在硖石汉线68号杆塔处找到了线路断电的原因,等维修队来接应时,他们的军大衣已经冻成了“盔甲”,每个人的眉毛、脸上都结了冰活像一尊冰雕。

在海拔2200米的秦岭之巅有一个融冰站,是秦岭输电运维班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确保融冰站所供的110千伏硖黄I、Ⅱ线重冰区段安全稳定运行,队员们从每年11月份导线上容易结冰开始来到融冰站坚守值班,一直要到来年4月份天气渐暖、线路覆冰现象消失后才能撤下来。漫长的冬春季节,他们在大山上静守寂寞、与辛苦为伴,确保了供电线路的畅通安全。

如今,以周红亮为核心的创新团队,集聚了输电专业的陕西省技术状元、陕西省技术能手、省公司优秀班组长和十大杰出青年等8名一线精英。正是在他们的守护下,我国最早的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40年来从未出现过断电停运现象。全长513.26公里的电力线路,保证了凤县、汉中地区150万人的稳定用电。 本报记者 阎瑞先

上篇:培养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下篇:“商洛地税”政务微博获肯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5/2014051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5/13/10800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