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秦晋蒙三省(区)交界的“金三角”地带,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这里自然资源富集,是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在该县新民镇新城川村,有一个与神朔铁路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营的地方煤炭集运站台,它就是前不久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榆林市新城川煤炭集装站。
近年来,新城川集装站紧紧抓住“作风”与“技能”两个关键点,从班组文化建设开始,凝心聚力,提升素质,努力营造师带徒、徒帮师的浓厚学习氛围,学习目标从“缺什么补什么”的应急性岗位技能培训,向适应转岗、换岗和竞岗需要提升综合素质转变。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新上岗、转岗员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将绝技绝活、工作流程、管理方法传授予新员工。据统计,去年开展新员工培训累计60多个课时,以老带新上岗实习50多次。他们组织全站人员努力学习各类管理及技术理论,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有效解决办法,做到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和“抓小、防大、杜恶”是新城川集装站始终坚持的指导方针,他们针对生产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狠抓安全责任的落实和事故隐患的排查。在日常管理中,公司一是通过每周一安全生产调度会、交接班例会和岗位员工现场安全工作反馈,及时作出安全隐患整改,把所有问题尽量处理在萌芽状态;二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员工安全知识培训学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三是为确保设备经常处于安全完好有效状态,实现安全生产,对生产设备尤其是装车系统、上煤系统、水暖电管网系统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待机作业检测,在员工中形成“人人懂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防事故”的良好氛围。
在集装站负责人张建国的带领下,员工大力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在实际应用中,新旧系统衔接问题百出,维修人员既要保障站区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项目工程交叉作业时的系统正常运行,又要配合其它班组搞好新系统的试车工作,按正常工作日根本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在困难面前,车间一班人立下军令状,时时以工作为重,处处从工作着想,会同设备管理组组成了攻关小组,用最小的投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新旧系统设备技术上的改装与革新。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节能政策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榆能集团煤炭运销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对新城川集装站进行了扩能改造,对散堆煤场进行密闭防尘加盖处理,同时增建了6个万吨储煤仓、12个防尘受煤坑和4条防尘密闭皮带走廊。改造后,集装站不仅从源头上治理了环境污染,而且储煤量由原来的4万吨增加到10万吨,转运量由120万吨/年提升到500万吨/年,更重要的是环保扩能改造为集团公司其它集装站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论证和丰富经验,为集团公司提高经济效益和推进技术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新城川集装站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善打硬仗、勇于创新的技术型团队,为榆林市煤炭转运事业的整体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崔爱国 刘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