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则乐书。在刚学识字的孩提时代,一次,在亲戚家看到一本无头无尾的连环画《三打白骨精》,我便被书中生动的画面和曲折的故事深深吸引。从此,书的魅力就像一颗磁石,吸引着我的童心。
上中学的时候,我读书的“胃口”越来越大,连环画和课本已无法满足我贪婪的阅读欲。可学校没有图书室,我又无钱买书,内心十分痛苦。当时我的语文老师是我的亲表哥,我想向他借本书该不成问题。我素来脸皮簿,而当我鼓起十二分勇气向他借书时,他却一口拒绝了我,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只觉得脸上热辣辣的,不知红成什么样子。
这次借书被拒绝之事,不仅使我下定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决心,也激发了我自己买书的动机。我当时在校寄宿,粮是每周末自己从家里带,菜是每餐五分钱一份。我把每周家里给的几角或是一元买菜的钱省作买书用,而吃饭时常常以开水或是辣椒代菜。这些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硬币换来了《鸡毛信》、《小河流水》、《天安门诗抄》、长篇小说《咆哮的松花江》等几十本书。这些来之不易的书我一直保存至今,为了永远铭记那段艰苦的岁月。
白云苍狗,岁月悠悠。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读的东西越来越多。为了有书读,我省吃俭用,每年都订上几份杂志。有时,为了借书看,常常跑几里或几十里山路。在借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为我今生一笔最大的财富。看的东西多了,便萌生了写东西的念头。于是,我夜读就更加刻苦,冬天拥被而读,以御严寒;夏天紧闭门窗,以躲蚊虫。就这样,我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并边读边写,教学的苦乐,生活的滋味,爱情的甜蜜,山村的风景,都在我的笔端静静地流淌。年复一年,我的“豆腐块”有了市场,有的还上了省刊。
现在,每到夜晚,大街上灯红酒绿,劲歌狂舞,车水马龙。娱乐和休闲的方式形形色色,极具诱惑力,但我仍然钟情于读书,尤其是夜读。入夜,我把滚滚红尘拒之门外,一杯清茶,一支香烟,伴我飘飘然走进书山报海,去品读李白的浪漫,王维的飘逸,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陆放翁的豪气干云。夜夜静读,不仅使我忘记了生活的烦恼和工作的不快,还陶冶了我的性情,增长了我的知识。这时,夜读的滋味,是陶冶,是升华,是红尘以外的深呼吸。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抽出一丝闲暇,品尝一下读书的滋味吧,你会感到其乐无穷。 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