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社会认同:

让职业学院获得与大学平等的地位

2023年09月04日

就读职业学校,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备胎”选择,职业教育成为落榜生的“收容所”,生源质量堪忧。从层层筛选变为平行选拔,提早“分流”的高考模式,是否意味着职业院校不再“捡漏”?被本科院校“筛过一遍”的生源窘境,会否成为历史?

“如果连三本都没考上,就去读职校,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是这样的心态。”中国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很低,所以很难招到好生源,学生很少怀着主动、自愿的心态入学。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尽管创新不断,但“新政”前景仍不太乐观。“如果现实中观念鸿沟和酬劳体系难以突破,那么高考‘双轨制’也无法真正打破生源困境,生源结构不会发生本质改变。”储朝晖认为,要提升生源质量,关键在于提升职业教育自身的吸引力,“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只有让职业教育获得平等的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分类高考。熊丙奇认为,在职业教育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没有得到认可的现状下,“双轨制”高考并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不少专家指出,赋予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破解“二流教育”的现状,取决于一个“可期待的前途”。如与能力高低相匹配、正相关的薪酬收入,社会与企业的尊重和认同、与大学毕业生同等的福利待遇等。然而,这样全方位、多元化的改变,显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陶辑)

上篇:“教师讲堂”有声有色
下篇:高校毕业生如何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6/2014061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6/19/1054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