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均明·
毛主席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习近平教导:要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读书应从“好”字开头,学习得从第一个字读起。一个字,几句话,一段小文章,是微小微小的,但它往往能成就一个人,激励一代人,甚至救人一命,结一段缘分,续一场精彩,演一出人生或历史的华章大戏。学就是一个从点滴而起的自我修炼。
著名的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是被世界公认的佛界龙象,他一生好读书,并倾尽所能,在世界各地兴学办教,是让人人都读书。他倡导读书就是“读做一个人,读明一点理,读悟一点缘,读懂一颗心。”而这道理是源于他的启蒙教育,也就是他第一天、第二天的识字。他讲:“我念的第一个字就是‘人’,这个‘人’字对我一生影响很大,从此把做‘人’列为重要课题,常常提醒:一个人做得不像个人,说的话也不像个人,再严重一点,礼仪羞愧之心都没有,那多没有价值呀”。第二天再学“手、足、刀、尺、山、水、田、狗、牛”,是生活中具体可见的物,是很有意义的,从此便一直好读了下去。
星云大师的读书论是最实在的学习指南,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一要好读好学;二要学好的读好的;三要好好学、好好读。学习,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德,它出大境界。从古到今,那些成就大业的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人,他们时刻把读书作为一日三餐中的加餐。手不离卷,如饥似渴,笔不离本,如痴如醉,登书山寻经,入学海觅典,并佳作华章篇篇。不断为学海注入涓涓细流,更把自己的知行德性留在后人学习的入口处,让后世赞书更赞人。毛泽东写下那么多旷古绝世的诗词和伟大的论著,其思想光辉,语句惊天。这不是在故纸堆中随性捡来的,也不是像我们微信班主们那样套来的,甚或是什么梦中仙人送来的。是在血火征程中学来的,是在汗牛充栋的史海史籍中泥沙澄金澄来的,是苦读饱学、大彻大悟后的自然喷涌。他一生最不会忘记的事就是书,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炮火里,在转战陕北的崎岖山路,书不离身,没有书他连一个晚上都熬不过去。纸烟、辣椒、书本本,毛主席的生活“三宝”。真的又可唱:“东方红,太阳升,学习出了毛泽东”。
学习,是谋事谋业的手段,要坚持不放弃,打开新局面。我们要把学习当成是最需要的空气那样,要感觉一分都离不开,一生都得靠它活着。只有读书才能吐故纳新,活出生机,只有学习才会在大事业中孤傲挺拔,不怕风雨。
当今,全世界都变成了一个村子,全人类不同的主张、思想、认识、观念等都在一起赶大集。每一个角落,每一群人中不断有思想在交锋碰撞,谁能引领价值,引导主流,需要的不只是胆略,最重要的是智慧和拿捏得住的理论,以及永远靠得住的文化磁场。如果我们不学习,还靠老经验、老资格去捏码子、拍桌子、瞪眼睛、说大话,不仅没有胜局,恐怕完全会被他人同化。文化和思想的侵略颠覆是最可怕的敌人。我们的胜利之宝就是要开阔胸襟去学习、去借鉴,深入到那些多元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情况、新矛盾中,不间歇地去认真学习,努力钻研,剥皮见骨,进刀见血。并在自己肥厚的文化沃土点下种子,以新对策、新方法、新手段,生长出符合国家民族坚持的政治高信念,人文大精神,发展新道路的参天大树。实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大梦、圆梦。这是谋大业的学习,是大学习的意义。
那谋小事也要靠不断的学习去成就。我们现在的一些人可以说仅有点小小的常识和文化,都不把它往正经的地方用,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光做和尚不撞钟。什么也不想干,什么也干不好。但一离开岗位,在茶馆酒桌上,公共场合中,那一个个赛过诸葛亮,把一点点的能耐都用到了兜里装得那些奇闻异事、流言蜚语上,说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品评社会,评论人生一套又一套,认真频繁出演“公鸡带串铃,假装大牲灵”的小戏。常在同行和朋友中非常满足并大言不惭地标榜自己的本事:哇噻!工作那点事,不就是喝茶谝闲看报纸吗?要让写体会、作总结、写计划,网上到处有,下载一下,再改改就交差了。学习是单位没事干在找事,是领导没能力在显摆水平。等等。我们确实在学习问题上也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一次学习的改造。不要让老百姓把官员们看成是只会装装门面、跑跑杂事、打点酱油的材料。那样耽搁的不只是自己的前程,而是单位的事业,老百姓的幸福。学习还是要的,我们大的学不懂,厚的看不下去,那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深入浅出的感悟,散散心情的文章,点点滴滴的政策,简简单单的法规总应该经常去学习吧!让我们能基本做到在和他人交流时,不是只当听众,还能谈点意见,占住一席之地;也不会被别人哄了、蒙了,还记得在那本书上是如何如何说得,给他纠正纠正;遇到学习讨论发言时,不会心慌无主,还能说个一、二、三,七短八长;给群众做工作,作解释,讲政策,学文件不求头头是道,但一定清楚顺畅,使群众心服口服。
书中的启示,文章中的道理,是解毒良药。书是我们人生中最好的朋友,它不怕你唠叨,不怕你久问,只要你和它见面,你的所有困惑它都能解答,你所有的不懂它都能给你明白,它是你成长、成熟、成就一切的正气丸、理气汤、复合钙、维生素、生理盐水、去痛片,去小疾而养肝胆,拔病灶而正灵魂。好书如友,好读如茶。学习是没有疗程的,你需一辈子躺在书海中。
学习要讲辩证法,学习要正学。人类的书籍浩如烟海,鱼目混杂,正邪俱下。说什么的都有,卖什么药的都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淘尽泥沙澄出金,钻出污源见青莲。那是人们共同认可的学习思想。就是强调要坚持正学,健康读书,读健康的书。在辩证法的指导下,选好书,开好篇,结好果,成就人生智慧,社会真理,实现在事业上有正确的作为,岗位上有善良的贡献。大家都看过《封神榜》,申公豹先生不存正念,专功邪术,结果是害得自己脑袋都反长了,不是倒着走,就是方向错了,最后连厨房都有神位了,他却无一席之地。世上一切邪恶者的终结药品,就是邪恶文化、丑陋思想组成的心肝绞杀丸。
在当下和眼前,申公豹先生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不攻正论,不学真言,在旁门左道中做起了时尚派,玩起了跟风潮,像种反季节蔬菜那样,为自身素养、人生价值催熟催红。有三种现象足以佐证:一是热衷于学习厚黑诡计。在厚黑学、官场学、潜规则学、相面术、风水学、拍马术、驭人术、诡计论、权谋论等方面的学习,兴趣是刚刚的,心情是旺旺的。不学曾国藩治家育人之教诲,专学权谋攻略挖坑术;不学曹操烈士暮年,壮怀激烈的大鹏之志,专学怀疑和奸诈害人的术道。二是沉湎表象形式。不管是不是佛徒僧人,也是不是虔诚信者,每当佛诞生日,争抢烧头香、烧高香,把钱塞进功德箱,说是在做什么功德。佛的主义是要普渡众生,善待社会,让你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再瞧,我们这些所谓的善男信女,未见案头和包里有几本可读的书,但在脖子上、手腕上、车座里到处是五花八门的佛珠饰物,美其名曰:佛珠生南国,此物最相思。能辟邪消灾,防小人,旺官运,招财宝。但细观其举止,是日日阿弥陀佛,可天天无精打采。不去上山开路登顶,只神游浮云妄想,念头邪了。三是深陷于奇闻怪谈。喜欢在网上点击奇闻异事,在书摊翻找真相和亲历,好像这些都是社会主流问题。还有一些自诩为网络大V的人,或者是以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身份的神秘者,以吸引眼球为快事,不调查真相,不尊重历史,以学者的派头,一家之言的独断,违背人伦文化的怪调胡言乱语点评人生、揭示价值、正听野史。可事实上是在搞历史的虚无和道德的异化,混淆正信,歪曲正念,总想遮盖历史唯物主义的学风,堵塞正言真经的要道。
历史不是厚黑学们创造的,信仰不是佛珠和香火铺成的,社会更不是点击和揭秘而和谐的。人类一切伟大优秀的成果,一切可圈可点的史记、大传是具有正学素养的伟人引领的,是全体热爱真实生活的群众创造的,是无数个坚持真理的主义者开辟的。正学树正念,正念走正路,正路结正果。就连主观世界里的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指向一个核心,文明创造大同、真理写成世界。所以要学而择正,习而选真。读正史、正论、正典,学真经、真言、真理,开辟书山一条路,坐稳学海一叶舟,向上走,朝前看,切记“跟上好人出好人,跟上巫婆会跳神”的忠告。不要跟着感觉走,要时时寻着众人开辟的路,圣人引领的道,在阳关大道上一路走下去。
学习需要恒心,学习重在坚持。要一个心劲好好学、好好读。为学习,可以向天再借五百年,只争朝夕,一万年太久。要为书消得人憔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一要广读博览。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政史典籍;不论是人物传记,还是山川游记;不论是杂家论坛,还是生活常识等,都要广涉猎,给思想一个扩面工程,给智慧一个加油系统。二要求真精读。明白一个事理,穷究一个源头,就是要在一个专一的领域里找,看古人的记叙,看大家的评说,找出处和根源,查佐证和论据,细读之,努力使自己有更深的领悟,更坚定的追求,得真经、见精妙。就是成不了家,至少也要有独到的见解。三要借题找读。我们每天的工作中都会遇到新问题、新说法、新名词,这是最好的学习由头。对于新东西先记下,有了空闲就赶快上网查查,或者进书店翻翻,读仔细,弄明白,掌握来龙去脉,查清出处归属。在豁然开朗中,释固惑,得启示,如牛思渴,直奔井边,会有一个当下的舒坦和妙趣。四要有读有写。读书学习是一个品鉴活动,在读他人言说时,就自然会闪出自己的一念思索。这个瞬间火花往往是最独到和精辟的,应信手拈笔记录在小本本上,并借此发发感慨,写写见解,打开心扉,排排浊气。日积月累,不仅会累积出一堆堆的记录,而且也自觉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固化的人生认知系统,价值取舍标准,处事工作态度。
读书是有用的,学习是有味的。日日读书峰回路转,天天学习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