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痴心不改传递“美”

2023年09月04日

(上接一版)

一把剪刀闯西安

2001年底,在浙江宁波当美发师傅积攒了十几万元的本钱后,李光耀打算回到陕西创业。

在老家过完2002年春节,他就在安康开始考察和寻找开店的地方。但过了三四个月,却没有如愿。在老乡的建议下,他只身一人来到西安。虽然想开店,但在西安人生地不熟,在城里甚至分不清东南西北。于是,他决定先找工作,然后再寻找机会开店。

在租了房子住下来之后,他便拿着一把剪刀和一把梳子,开始满大街寻找理发店应聘。一天,在一个美容美发店应聘,老板问他会盘头发不,他说会,结果人家让他现场盘发。根本不会盘发的他当场就闹了笑话。不得已,他说了实话,自己只是专门理发的。听了他的情况,老板非但没有赶走他,还介绍他去另一家理发店当理发师傅。

由于他的理发技术和服务好,那个老板为留住他,希望他长时间坚持干,在第一月发工资时还多发了他二百元。他真诚而明确地说,自己只是临时打工,最终还是想创业。

艰难创业

在打工期间,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白天上班,晚上就骑着车子,到处寻找可以开店的地方。因为对西安不熟悉,很长时间都没有结果。情急之下,他求助于在铜川工作的同学,同学又介绍了自己在西安的同学,给他推荐了一个门面。

为了考察此地的人流量是否可以开店,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去观察,然后赶去上班。中午店里顾客少的时候,他再次骑着自行车去观察,晚上11点下班了之后继续去观察。三四天后,李光耀做出了在此开店的决定。很快,通过简单装修,他第一个理发店顺利开业。

因为知道自己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为了和顾客沟通,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李光耀每晚睡在店里看店,早上洗漱完毕后,总会先大声朗读半个小时的报纸,再开门营业。

为了搞好经营,他开业时印制了宣传单,在附近的学校和单位门口发放。第一月效果还挺好,顾客比较多。第二月就有了许多回头客,但这些回头顾客不是去照顾他的生意的,而是去“找麻烦”。因为店里招的三位师傅技术力量单薄,服务不到位,以至于出现了许多需要“返工”的活儿。到了第三个月,生意明显开始下滑。

但李光耀坚持不断地改进服务和经营模式,在度过一两年的平淡期后,生意慢慢趋向好转,并在收回成本后,实现盈利。

实现梦想

在他开第一家美容美发店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要通过成功打造第一个店的经营模式,为将来开连锁店做好准备。

2006年,他的第二家店在西安高新区开业。但是最初两年效益一直不是很好。店长甚至劝他干脆把店转让出去。但他却不愿放弃。一晚上的冥思苦想,终于让他想到了一套办法,效果却不理想。通过不断摸索,他终于明白,只有坚持不断改进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才能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向好发展。

2010年,李光耀在西安电子正街开了第三家连锁店,取得成功。紧接着2011年,在小寨东路百隆广场,又投资60多万元,开了第四家美容美发店。为了实现规范化经营和管理,同时在当年创办了西安深海蓝美容美发有限公司。目前他的4家独立运营店,加上合作的4家美容美发店,共有员工100多人,核心的理发师一个月可以挣到1万多元,一般师傅每月也能够挣到两三千元。现在的他,只要每天打开电脑,通过网路数据分析,就能知道每个员工每天的业绩和工作状态,随时发现员工在工作出现的问题,缺什么,补什么。

李光耀说,他要把美容美发作为一种传递美的事业做下去,传播健康美发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和经营水准。 本报记者 杨志勇

上篇:感谢信送给渭南公交人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6/2014063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6/30/10569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