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公路养护中心职工王启超拿到1.05万元的职工医疗互助保险赔偿金时,他激动地说:“没想到小保险还有大作用,互助保险真是我们职工的福音,工会干部真是我们的‘娘家人’,工会真是职工之家”。
原来,王启超在2013年5月突发心脏病,先后在西安等地多次住院治疗,累计花费达到了30万元。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还要承担10万多元,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正当他和家人被病魔和经济负担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县总工会的工作人员送来了1.2万元的赔偿金。让他没想到的是,年初只交了仅仅60元的保险金,现在却得到了这么一大笔赔偿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陇县总工会从2012年开展推广职工互助保险。2013年全年参保单位96个,参保职工达到了2683人,收缴保费达到了19.06万元,是2012年的12倍。
在职工互助保险推广之初,虽然县总工会广泛宣传,多方动员,上门入户走访了近百家企业单位,但始终没有一个单位愿意第一个“吃螃蟹”。这项工作也一时陷入了僵局。
2013年,县总工会换届后,新的一班人经过多次调研走访、讨论研究,一致认为互助保险是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经济权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有效手段,也是为职工谋福利、办好事、解难事的重要形式。
工会领导班子向县委领导就互助保险的推广普及作了专题汇报,提请县委办批转了《关于大力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意见》,将此项工作由工会组织层面上升到了党组织层面,借力发力,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为了提高职工群众对互助保险的认知度,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版面、县总工会干部上门入户宣讲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宣传互助保险的意义。特别是几个典型案例对比算账,让职工群众确实认识到了“少抽几包烟,就能办保险”的低保费高回报的互助互济特点。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提高了对互助保险的认知,转变了观念,为互助保险的全面推广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如何解决互助保险筹资难的问题,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多方筹资,共解难题。对效益好、工会经费提取到位的单位,从工会经费中列支,为职工办福利送保险。对一些效益一般的单位,采取单位工会补一点、个人筹一点的办法,办理保险。有些职工个人认知到位的单位,职工个人自筹资金,办理了保险。通过多方筹资,互助保险已在全县教育、林业、文化、民营企业等96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多个行业全面开花,突飞猛进,一举走在全市的前列。
(杨涛 高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