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基层文化建设水平,促进一线职工认知“我靠油井生存、油井靠我管理”理念,今年以来,青平川采油厂各个生产区域竞相开展特色企业文化活动,以“认养小绿地、种好小菜园、搞活小食堂、丰富小书房”为载体,培育和构建区队特色的“小”字号文化建设,全面奏响青平川文化大观园的主旋律,使企业文化渗透到生产一线的主战场,更好地诠释了延长油田“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企业文化理念。
搭建活动“小载体”
“风景这边独好“。井场植绿、道路栽树,空地种菜、房前养花,丰富饭菜、搞活食堂,捐书赠书、充实员工。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小字号特色活动让职工在这些“小环境”里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味。无论走进哪个生产区的办公区域,还是餐厅,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干净的床铺、整洁卫生的座椅、花花绿绿的盆栽、品种繁多的菜园、质高价低的饭菜。处处体现着和谐、文化、文明的新气氛。
进入青平川采油大队餐厅一楼楼道,一幅幅精美的字画挂在墙壁上。这些都是员工自己创作的作品,而桌面上摆放的都是机关干部职工向基层一线捐赠的图书。尽管开饭的时间到了,一些员工还静静地坐在桌前一动不动,津津有味地汲取自己的营养。在指王沟区队院内的一片小绿地里,被职工亲切命名的“文化小菜园”里,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等平时吃的蔬菜样样齐全。职工利用空闲亲自种植,分享业余之间种地的快乐。在禹居区队张彩云的“小菜园”里,菠菜、香菜、油麦菜、西红柿等十余种绿色蔬菜基本自给。有时还将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捎回城里,让亲戚朋友品尝。
做实员工“小文化”
近年来,青平川采油厂以“小”字号文化为载体,积极帮助生产区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装扮活动室、美化办公室、亮化“小家庭”,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花园式大院已经彰显了浓厚的文化特色。每一名职工自觉不自觉将自己融入到企业文化的氛围中,向一线职工注入鲜活的文化元素。
为使延长石油价值理念深入职工内心,融入每个干部血液,该厂注重用环境感化人,用文化陶冶人。注水大队在高家沟注水站开辟文化墙,让职工在上下班途中感染文化的气氛,营造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基层工会分会通过组织爱好者参与摄影、书画、写作等活动,用艺术手法反映一线职工真实的工作、生活情况和精神风貌。
文化带来新文明
根据职工意见,高家沟区队将“我靠油井生存,油井靠我管理”改为“我靠油井生活,油井靠我管理”,虽然是一个字的变化,却反映了职工对企业文化更深刻的理解。鲍家河区队刘海洋虽然是一名劳务派遣工,但十几年的采油生活,使他与油井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去年七月的暴雨灾害抢险中,他主动跳入水坝中,整整抽水三天三夜。还有五十几岁的老职工白伟进与年轻职工一起在河中捞回原油。2014年2月,青平川采油厂被延安市委市政府和省国资委分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和“省属企业文明单位”。文明带来新气象,文明带来好作风,文化带来新文明。日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青平川采油厂蓬勃开展,各项工作有序运作,生产任务超计划运行,一股新的文明风气、文化风气、工作风气在青平川采油厂越刮越烈。
(马青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