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如织的塔林管网,行走在一线岗位间,无论雨雪交加,无论烈日当头,查故障,看工艺,对设备“望、闻、问、切”,从不言苦。他就是兴化集团气化生产装置运行的守护人——梁彦辉。
2008年开始,梁彦辉在兴化大项目筹建、试车、投产、运行每个阶段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他克服气化工艺条件复杂、操作难度大、生产环境恶劣等困难,扎根一线,以严、精、细的精神,为改变气化车间危、脏、乱、差的局面做出了贡献。
2013年,是兴化化工经历生产试车进入正常运行的转折年,气化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和安全环保压力逐渐凸显,气化设备开开停停,几乎成为常态,严重影响整个大化工的正常运行。而且,现场黑水横流、煤渣飞扬,环境治理迫在眉睫。面对困境,梁彦辉带领技术人员对气化辖区内的关键装置设备、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摸底,建立了整改册子,全身心投入到气化装置的大检修中,整改完成一项消除一项,高效、安全消除了装置运行的潜在隐患。此后他对车间生产工艺进行大刀阔斧的技术改造,提出气化工序捞渣机旁路改造技改技措项目,投用后改变了以往捞渣机检修时负荷波动、投煤量降低、黑水外排污染现场、气化炉渣口堵、黑水管线堵塞及检修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被动局面。随后他又提出高低闪缓冲罐技改、棒磨机滚筒筛溢流口改造、液氮洗工序增设氢气分离器液位自调阀,通过对现场生产工艺的深入判断,结合生产经验,打出了液氮洗冷火炬改造、气化炉内体改造等等一系列漂亮的技改组合拳,使气化车间摆脱了以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当年9月份,气化逐渐走向生产运行的正常轨道,11月份气化装置平稳生产,合成氨系统连续高效运行已达50天,氨醇产量首次突破6.2万吨。
气化车间磨煤制浆工号是气化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的顽疾,生产条件一旦发生改变,磨机跑浆、管线堵塞、机泵不打量就会使生产现场黑水横流、煤浆满地。恢复生产环境不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用水冲地、清理现场还给环保带来很大的压力。针对此,梁彦辉将三台磨机的高低压油站用砖墙隔开,保证生产不受影响。将冲地黑水及设备泄漏的煤浆收集到废煤浆池稀释后用作制浆用水。同时,要求加强生产巡检,加强关键设备专人养护力度,使气化的顽疾得到有效管控。
针对气化现场一黑二脏三乱的现状,梁彦辉将煤浆制备、气化、灰水处理现场做为重点整治区域,要求现场机泵、设备管线、地面卫生一天一打扫,班后一检查,整理现场渣沟、增补整改围堰,杜绝了气化黑水外排的现象。使气化现场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整改了气化框架楼梯道、702楼梯间楼梯,对压滤机厂房内油品合理布局、整齐摆放。
如今,兴化大化工气化工序已告别黑、脏、乱的局面,生产运行进入有序状态。五一前夕,梁彦辉胸佩红花,荣获延长石油集团劳动模范,受到表彰。
(翟润生 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