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遏制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才是良方

2023年09月05日

吃药反腐

任民

能否有一种药物,给官员吃了后,就能抑制腐败冲动?按照中国科学院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这个可以有。

据近日某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决策研究组发现,受贿金额越多,受贿行为对大脑的刺激就越大。这一说法促使外界讨论是否可以利用药物或治疗方法来抑制腐败倾向。“吃药反腐”说随之引发公众关注。

既然大脑某个部位活跃程度越高,此人倾向于违背公平、选择金钱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用药物抑制这个部位,是不是就能减少其对金钱的贪婪呢?“吃药反腐”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对多渠道反腐、可持续反腐的由衷期待。遗憾的是,在理论和复杂的社会行为之间,还隔着太多不确定因素,两者决不能简单联系在一起。

透视官员的堕落轨迹,不乏自律缺失、私欲放纵的“温水煮青蛙”效应。在权力无制约、违法无成本的监督缺失环境里,逐步完成由战战兢兢到心态失衡再到欲壑难填的蜕变过程。这当然是官员的一种“病态”。官员“有病”的确需要“吃药”,但“心病还要心药医”,遏制贪腐的关键还是要唤起官员的法治观念和敬畏意识,戒除其侥幸心态。而最好的药方就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将官员行为置于阳光之下。

腐败没有捷径,需要从预防和惩治下功夫,需要在教育、制度、监督上努力,至于靠吃药反腐,不但不靠谱,也容易使反腐娱乐化,削弱反腐的严肃性,把反腐引入歧途。 □高斌

上篇:芮成钢式的大智慧和小聪明
下篇:部长在场,吓着了企业家?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7/2014071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7/18/10730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