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为了提高基层工会领导干部的工作水平,市总在今年组织3人参加了全总第二期县级工会主席轮训班,10名乡镇工会主席参加了全省县乡镇工会主席培训班。与此同时,为了做好调查研究、分类指导和经验交流,3月24日至4月4日,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委主任梁晓民带队和市总组成联合调研组,用十余天时间深入十县区基层工会和企业一线职工中,开展基层工会建设问题专题调研。召开基层工会座谈会10次、企业一线职工座谈会4次、社区座谈会2次,实地察看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和工人文化宫7处,形成了《安康市基层工会工作建设问题》、《安康市工人俱乐部基本情况》、《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工作情况》等调研报告。根据调研中发现的个别县区政府对工会资产处置不当问题,市总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资产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工会资产的产权和管理使用办法,加大对全市范围内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工会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有效预防了工会资产的流失。
服务职工——真情真意
7月17日中午,安康市汉阴县热浪翻滚。在城西“环卫职工之家”,51岁的环卫工人彭万寿和他的几名同事正在这里休息。他告诉记者说:“自己家距离工作地点有六七站路,自从有了这个‘家’,休息就方便多了。中午还可以在这里热饭吃,休息时可以看电视、看报纸。”
像这样的“环卫职工之家”在汉阴已经建成了4家,并陆续开始投入使用,为全县170多名环卫职工解决了过去存在的吃不上热饭、喝不上热水、无处休息等问题。县住建局工会副主席孙凯介绍,今年以来,在县总工会的扶持帮助下,他们为环卫工人建立了休息室4处,总建筑面积达260平方米,投入资金10万元分别为每处配备了电视机、微波炉、饮水机、电扇、橱柜、桌椅、床及床上用品等。
在紫阳县城关镇社会工会职工活动室,记者看到退休职工有的在楼下跳舞、有的在楼上唱歌,可谓热热闹闹。退休职工张副会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说:“县总工会为我们退休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场地,解决了音响等设备,并把我们组织在一起,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感觉找到了家,也让我们有了用‘舞’之地。”
为进一步转变作风,促进全市工会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理念,市总党组按照市委部署,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职工群众意见,积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研读《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等书籍,精心举办辅导讲座5次,群众路线教育观影教学3次。广泛征集意见,发放并收回“四风”问题调查问卷30余份,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建议60余条,整理归纳为14条,初步找准了四风问题。
构建和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帮扶中心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大做强“送温暖、困难帮扶、金秋助学、女职工关爱”等工会服务职工工作品牌。2014年双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共发放救助帮扶款物共计370.72万元;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落实民生政策265人次;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困难职工追讨欠薪101人次、186万元;开展维护职工权益宣传教育4560人次、为职工送文化活动2851人次,为返乡农民工购买车船票159人次。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全市共举办免费招聘洽谈会10场次,提供岗位76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330人。
为了缓解低收入职工因病致困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补充保险的作用,推行新的“在职职工住院医疗+意外伤害综合保障计划”,旬阳县总工会积极推广职工互助保障支付一卡通服务,方便了职工群众参保理赔。截至6月中旬,参保人数22466人,上缴保费190万元,理赔2100人次,赔付235万元,进一步密切了工会组织和职工的联系。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