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郑功成认为,当前劳动领域中一些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与劳动法制不健全和立法质量不高密切相关。他指出,劳动法颁布实施20年从未修订,虽然有多部新法发展了其中部分内容,但并未做到全覆盖,也缺少操作性,因此在处理一些问题时陷入名义上有法可依、实质上无法可行的困境。
“应尽快启动劳动法修订工作,使其真正成为规范劳动领域一般关系的母法,朝着制定劳动法典的方向发展。”郑功成认为,对其他相关法律如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也要进行修订,重在增强其可操作性与执行力。同时还需要制定反就业歧视法、集体协商法、劳动监察法等新法律。
郑功成指出,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同时,司法也要到位。“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劳动与社会保险方面的诉讼案件,只有发挥司法机关对劳动争议与纠纷的最终裁判作用,才能维护劳动法制的权威,才能守住劳动关系规范、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底线。”郑功成说。
政府履职应依法到位不越位
“经济改革市场化取向日趋成熟、定型,劳动关系也需与时俱进步入规范、稳定发展阶段。”郑功成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目前,中央政府大规模推进简政放权,公司法修订和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等重大举措的出台,意味着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将走向成熟、定型,新的就业方式与用工方式不断涌现,劳动关系亦将进入更为复杂的时代。
“如果劳动关系不能步入规范、稳定的发展阶段,市场配置资源的效力将大打折扣,因为物力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力资源配置。只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才有利于高效配置整个社会的各种资源。”郑功成说。
郑功成认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政府可以无所作为或者放任不管。相反,在要求政府不越位的同时,政府更应依法到位,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责。比如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确保社会保险制度得到贯彻落实、监察劳动领域的行为规范以及推动工资协商、引导职业培训和福利等方面,均需政府发挥作用。
“只有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才能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配置包括劳动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郑功成表示,政府在确保劳动及与劳动相关法制贯彻落实的同时,还应利用公共权力与公共资源引导劳动关系向平等、合作、互利、和谐的方向发展。
(李想 陈丽平)